8月18日,A股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放量上涨,刷新了市场对“牛市”的认知。沪指盘中突破2021年高点3731.69点,创近十年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站上11800点、2600点,北证50指数更是一举突破1500点,刷新历史纪录。
截至收盘,沪指涨0.85%,收报3728.03点;深证成指涨1.73%,收报11835.57点;创业板指涨2.84%,收报2606.20点。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000只,逾120只股票涨停。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764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5196亿元。
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股市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百姓新的财富锚。但目前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注意市场后续过热可能。
三大引擎共振,驱动市场爆发
资本市场的中枢正在震荡中逐步抬升。8月18日,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迈入新阶段。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市值达2万亿元以上,此外,贵州茅台、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宁德时代等4股A股市值均超万亿元。
政策托底与资金“活水”共振是近期股市走强的主要驱动力。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推动资金流入股市。
与此同时,存款“搬家”效应显著。央行公布的最新7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出现一定存款“搬家”迹象。
存款“搬家”之下,资金加速涌入股市。“股市流动性充裕仍是行情的主要驱动,存款数据体现居民资金入市迹象。”华泰证券认为,现阶段的居民资金入市或以存量资金加杠杆为主,外资和险资亦是值得关注的潜在增量资金,近期活跃度均有所上升。“如果股市能够形成持续的赚钱效应,活期化的存款是未来的潜在增量之一。”
AI产业革命引爆科技主线亦是大涨的原因之一。8月18日,A股液冷概念再度上涨,带动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受AI大模型需求激增带动GPU、液冷服务器等核心环节订单放量,通信、电子板块领涨,液冷服务器指数单日涨幅超5%。其中,曙光数创30CM涨停,方盛股份上涨22.07%、冠龙节能、高澜股份、锐捷网络、润和材料实现20CM涨停。天风证券认为,AI产业趋势已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
不可忽视的是制度变革重塑市场信心。当前,资本市场“提高投资者回报”改革持续推进。国泰海通指出,绝不能忽视的是制度变化。“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制度,还有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风险评价。
政策红利释放、AI产业趋势明确、居民资产配置转向,三大逻辑形成共振,牛市主升浪或已全面开启。
国泰海通表示,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股股指还有新高。
市场正经历“健康牛”但需警惕“过热”
一系列市场表现释放出积极信号,A股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
当前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站上了2万亿元的水平;两融余额站在2.05万亿元上方投资者积极“借钱”炒股积极;投资者加速入场,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1%……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外资回流迹象渐显、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开始提速,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回升,市场有望进入场外资金流入与市场上涨的正向循环。
展望后市,兴业基金研判认为,在股市赚钱效应驱动下,居民存款“搬家”或才刚刚开始,A股有望延续目前的上行趋势。“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上海证券表示,有理由继续看好后续A股的表现,股市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百姓新的财富锚。
今年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市场将逐步聚焦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富荣基金认为,从目前的趋势看,市场仍处向上态势,后续仍有“十五五”规划、全球降息周期等可以期待。
然而,短期内指数突破前高,杠杆资金快速入场以及外部地缘政治扰动,市场波动或加剧。叠加8月中下旬迎来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期,谨慎派提醒风险不容忽视。
中信建投提醒,目前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注意市场后续过热可能。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提示,若后续量能不足或政策边际调整,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此外,中报密集披露期或加剧个股分化,需警惕高估值题材股回调压力。
天风证券提出,市场破新高后,踏空资金加速进场,交易驱动下,市场短期走向过热,波动率将放大,注意稳扎稳打。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一是以DeepSeek技术突破为代表的AI+产业链;二是消费板块估值修复与消费分层复苏机会;三是低估红利板块的配置价值。
南方+记者 黎华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