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开门红”背后的战略抉择:广东如何以电商驱动双循环?

南方农村报 2025-04-29 09:56

广东外贸取得“开门红”!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2.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广州一季度外贸增长17.3%,增速走在全国前列。

不久前,“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广州站”活动成功举行,300余家外贸企业与360家国内采购商实现精准对接,意向成交额突破6.8亿元。现场,京东集团、淘天集团、唯品会等电商企业发布多项支持政策及举措,搭建外贸优品拓展国内市场的“快车道”。

“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广州站”签约仪式。

广东以电商平台为杠杆,积极撬动外贸转型。自省商务厅2021年启动“粤贸全国”活动以来,累计促成意向成交超2100亿元,带动15万家企业实现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各地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深度融合,形成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渠道网络。广东正以政策创新和数字基建,重塑“世界工厂”的发展基因。

“粤贸全国”广东-天津经贸交流会现场。

政策引导

提升企业拓内销市场积极性

在“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广州站”活动现场,京东集团、淘天集团、唯品会、华润万家、广百股份等12家国内采购商代表分别就助力外贸优品拓内销发布支持政策及举措,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

阿里巴巴正式启动“春雷计划2025”,成立支持外贸专项工作组,调集淘宝、天猫、1688等多个业务板块,帮助外贸企业快速打开国内市场,并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唯品会集团开通“外贸企业快速入驻通道”,计划通过“线上外贸专区”“绿色入驻通道”“招商支持”等平台手段,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帮助。

企业产品展示环节。

通过“外贸优品中华行”平台,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为外贸企业搭建拓内销平台。现场,300余家外贸企业与360家国内采购商实现精准对接,意向成交额突破6.8亿元。今年一季度,广州培育了127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400多家外贸企业成功开辟国内市场。

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商务局现场解读“内外贸一体化”专项政策,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分别就3C认证、税收减免、金融贷款等出台支持措施。这些政策举措既降低了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激发了企业深度开拓内销市场的积极性。

广东省税务局在进行政策解读。

广东省商务厅近期已梳理出三批有意愿进行“外贸转内销”的重点外贸企业,组织京东、淘宝天猫、唯品会、华润等线上线下企业开展全天候对接。多款优质外贸产品在各大平台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

电商赋能

依托产业优势增强国内曝光

近年来,广东持续开展“粤贸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等活动,在立足外贸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宽内销市场,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粤贸全国”是广东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品牌工程,旨在统筹利用展会平台、畅通粤企内销渠道。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撬动超2100亿元意向成交,助力15万家企业应对全球贸易挑战。

“粤贸全国”广东展馆。

2024年7月,“粤贸全国”广东—甘肃经贸合作交流会上,11个项目签约,金额达18.1亿元;9月,投资陕西·西安都市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23个项目现场签约,合同总金额达117.94亿元。参会企业家汪先生表示,“粤贸全国”活动搭建起西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桥梁,他看好两地未来的合作前景。

2024年全年,广东开展“粤贸全国”活动220场,参展企业5万多家,成交金额600亿元。广东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各类展会,电商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展示及交易机会,知名度、影响力实现跃升,进一步巩固广东内外贸总体规模的领先地位。

“粤贸全国”2025广东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

“助力‘百千万工程’跨境电商百县行”系列活动始于2023年11月,通过省市联动、产业对接的立体化模式,目前已走进河源、阳江、江门等地,将资源、服务、技术等延伸至广大县城,为撬动外贸市场和内销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月18日,广东省“跨境电商 + 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山古镇照明灯饰产业带专场活动走进中山市古镇镇。省商务厅组织10家跨境电商龙头平台、50家跨境电商专业服务商、20家高等院校,与超1000家灯博会参展企业对接。一灯饰企业负责人郭先生表示,活动对接资源的匹配度较高,已和多家采购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试点产业带授牌仪式。

现场,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百千万工程”试点产业带(第一批)名单正式发布。10个试点产业带覆盖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地县域,均是当地较为成熟的特色产业带,在国内外市场具备一定销售基础。试点产业带确立后,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擦亮“助力‘百千万工程’跨境电商百县行”系列活动的品牌。

精准“出招”

外贸拓内销各地市动作频频

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2.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据省商务厅消息,2025“粤贸全国”活动经比选确定,预计开展302场境内展会,持续为外贸拓内销精准赋能。

区域方面,各地市继续支持平台、行业、企业形成合力,为稳外贸、拓内销、扩消费作出应有贡献。

广州开展外贸优品进直播间、进社区、进商圈、进专业市场、进展会“五进”行动,组织京东、盒马、华润万家等电商平台与零售巨头,开通内销24小时“直通车”绿色通道、15天快速上架、千亿采购扶持计划等对接活动落地。以政策赋能,广州对外贸企业小升规达到一定销售额的,分档次给予最高 150 万元至 1000 万元奖励,提升企业内销积极性。

广州市服装产业供需对接“双百行动”现场,内销对接成为重要议题。

深圳落实国家内外贸一体化战略,联动头部电商平台与零售企业,以组合拳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开通“绿色通道”,加速商品上架;京东、阿里巴巴等推出扶持计划,提供流量、资金支持。接下来,深圳还将组织产销对接会,建立政企协作机制,帮助外贸企业稳信心、稳规模、拓市场。

深圳“携手共赢”内外贸一体化拓展市场对接会。

东莞市零售行业协会、东莞市电子商务联合会、东莞市采购与供应链协会、东莞市外贸企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消费市场的联合倡议书》,提出在全市商超、百货、连锁门店及电商平台设立“外贸优品专区”,优先引入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出口商品。建立“莞货优品”内销名录库,重点收录受关税冲击的外贸企业产品,优先对接商超、电商平台及供应链企业。

137届广交会东莞展区。

日前,中山市出台《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通过15条举措稳外贸促增长。在拓市场方面,计划组织3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同时通过专项行动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在育主体方面,推动外贸基地提质升级,支持企业发展。在强动能方面,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带”政策体系。在优服务方面,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成立“走出去服务联盟”。

中山阜沙脆肉罗非鱼亮相广东省2025年罗非鱼内销与外贸拓展活动。

电商平台正成为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的“核心引擎”。通过“粤贸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等活动,广东构建起内外贸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这种政府引导、平台赋能、产业共振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激活了全产业链韧性,为构建双循环格局提供实践样本,展现了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外贸转型的广东智慧。

END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相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