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4位正高级名师,季华中学“教学天团”再升级!

作者 吴碧霞 2024-11-15 20:26

强大的师资团队是保障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1月15日,佛山市季华中学举行教学开放日活动。记者从活动上获悉,自办学体制改革以来,季华中学正高级教师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已引进正高级教师4人,分别是:学校党委书记李卫东、地理正高级教师于吉海(特级教师)、语文正高级教师覃光红(特级教师)、物理正高级教师朱新培。

此外,本学年以来,季华中学从市内先后引入一批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校长、名师,累计增加了13名教学骨干,师资实力不断壮大,有力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7月,佛山市季华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 资料图片

7月,佛山市季华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 资料图片

据悉,正高级教师职称是中小学教师职称中的最高级别职称,被外界称为“教授级中小学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以及行业影响力都有较高要求,含金量十足。

“学生是否选择这所学校,关键是看有没有好老师。这批名师不仅是专业高水平老师,更是师德楷模,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带动了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学校师生风貌不断提升。”

季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卫东透露,学校正在招聘更多高层次人才、竞赛教练、优秀教师。他期待更多优质名师加入季华中学,共同建设一所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引领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学校。

截至目前,季华中学现有在编教师193人,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研究生63人。国家、省、市、区级名优校长、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名优班主任100多人;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3人,副高级教师66人,省市区名师工作室21个。

南方+记者对话其中两位正高级教师,分别是高三(18)班班主任于吉海、高二高三级物理教师朱新培,了解他们来到季华中学的初心与愿景。

于吉海:

千里奔赴

让学生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于吉海是地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也是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他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先后在省级及以上教学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多项。今年9月,他从甘肃来到广东,跨越千里,开启了教学生涯的新征程。

于吉海老师。

于吉海老师。

南方+记者:从甘肃到广东,两地存在较大差异,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季华中学?

于吉海:当时看到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招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同时知道了季华中学由李卫东书记担任学校书记。我的一位朋友也是广东的一位特级教师,通过他我了解到广东教育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在李卫东书记带领下,石门中学成为了一所在全省都很有名的学校。我坚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评了正高级教师职称后,我的职业价值在哪里体现?我认为我应该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实现我的教育梦想和自我价值。

南方+记者:来到季华中学后,您担任了高三的班主任,感受如何?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

于吉海:我担任班主任后,感受到学生也在寻找上进、自我突破的道路,只是缺乏有人引领。因此我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通过教育,唤醒学生们的价值初心,让他们感到人生有价值,进而才有人生追求。

我认为教育是一束光,要点燃心灯,让学生眼中有光,要成人之美;要照亮学生心房,成人之梦;要温暖学生心田,让学生脚下有路,成人之路。

教育既要实现“小我”,也要养成“大我”。通过读书考上大学,让自己变成有修养有内涵的人,这是人生的小我;国家为我们营造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要为民族复兴而读书,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育人目标应该更快与产业、科技结合,通过提高认知、开阔视野,培养学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的大我。

我来了后跟李卫东书记沟通,我们都认同一个观点,教育既要“育分”也要“育人”。“育人”要在“育分”之前,高考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不是主要的。

一个好的教育,体现在让学生感到被看见、被重视、被认可、被欣赏、被理解。只要学生的人格健全了,他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可期的。

南方+记者:从甘肃到广东,学生基础不尽相同,您如何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执行,进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于吉海:26年教学生涯告诉我,学生的基础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不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才是价值体现。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教育价值的体现,就是把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自身教育或影响,让他变得爱学习,能够改变他们的成长轨迹。

我来了季华中学后,做了两场家庭教育的讲座。当场就有家长哭了跟我说,通过我的讲座,他感到自己原来不懂怎么去做父母,感到对孩子有欠缺。也有家长说要感谢我,说自从我带了班后,感到孩子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孩子精神面貌的改变,其实更多是家校合育,学生的成长更应该关注心理的成长。我最近有个学生,我们从写书信开始交流,我已经给他写了第四封信。因为有时当面还不太好教育,但是书信可以。

柯尊淦副校长跟我说,我们不只带动了高三18班的孩子成长,包括高三1班、2班的孩子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好,18班起到了示范作用。我感到非常幸运,有教育情怀的人遇到一块,是有能力把一个薄弱学校努力办成一所优秀学校。

朱新培:

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投身光荣的教育事业

朱新培是物理正高级教师。他在物理实验创新与教具制作方面深有研究,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多次获自制教具比赛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来到季华中学,他希望能带领更多教师共同进步,为热爱的教育事业奋斗。

朱新培老师。

朱新培老师。

南方+记者:当初是什么样的契机来到季华中学?

朱新培:当时是有几个原因。一是看到佛山市委、市政府要把两所高中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力度非常大,如果能把一个薄弱学校打造成知名度影响力兼具的新高中,对于我们职业生涯来说,是很荣幸的事情。

第二个是感召于李卫东书记的教育家情怀。李卫东书记是我的江西老乡,他是教育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以他这个年龄完全可以享受更轻松的工作,但他却来到季华中学担起重任,这是非常高尚的教育情怀,因此我对这个学校也充满希望。来了以后,我跟李书记的互动中,也碰撞出新的想法。我们原来把自己定位一名人民教师,这是一种职业。但跟李书记交流后,我感到我们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一份使命光荣的教育事业。

第三是我教书这么久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跟着优秀团队创造新的东西,甚至说是创造历史,这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是很荣幸的事情,所以我奔着这样的美好愿景而来。

南方+记者:来到季华中学后,有什么感受?

朱新培:我来到这里最大的感触是,教师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对我们都很热情关爱,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而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都非常乖巧可爱,积极上进。原来我以为学生基础薄弱,会做一些不太好的预估。其实来了后,发现学生非常遵规守纪,对老师很有礼貌,师生整体精神风貌非常好。

南方+记者:作为一名特别善于教研的教师,您来了后有哪些教学计划和目标?

朱新培:我想,我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做好教学工作,我还得带动年轻老师一起成长。我们所获得的这些头衔,也是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磕磕碰碰、起起伏伏中经历过来的,希望用我们的经验让年轻老师成长的方向更明确,成长过程更顺利。我们鼓励老师一定要有成长欲望,不要只做事务型的教师,不断钻研。

目前来了几个月,我跟我们的科组从选题、到分析,最终整理出一篇论文,已经投稿了,能否发表待定,但我从中看到了年轻老师的上进心。平时我们也会指导年轻老师上课,他们表现也非常好。我希望我们能够上下一心,持续发力,把季华中学越办越好。

相关阅读:

石门中学原校长领衔!优秀“教师天团”加入佛山市季华中学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受访学校供图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