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市紫金县,一座座科技馆星罗棋布,成为当地乡村科普的新亮点。目前,紫金全县15个乡镇(校园)科技馆已实现全覆盖,各具特色,互动性强。其中,敬梓镇科技馆作为先行者,占地139平方米,展品丰富,活动多样,深受师生喜爱。
当前,紫金县乡镇(校园)科技馆定期举办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紫金的成功经验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复制模式,推动科普教育均衡发展,让“小科技馆”成为农村孩子探索科学大世界的窗口。
“小阵地”激发“大兴趣”
科技之光点亮乡村校舍
步入紫金县敬梓镇敬梓中学,一座充满科技气息的乡镇(校园)科技馆映入眼帘。该镇科技馆于2022年投入使用,由紫金科协负责具体建设,它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更拓宽了学生视野。
“以前,学生想接触科技产品是比较困难。”敬梓中学校长张仿平感慨道,“但自从科技馆建成以后,师生在科学发展方面得到了很大助益。”
在硬件配套上,敬梓镇科技馆占地约139平方米,内部陈列着涵盖声、光、力、热、电磁、数学、生命科学等多方面的20余件中型展品及5件桌面式科普展品。这些展品互动性强,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软件配套方面,科技馆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科学实验小课堂等活动,邀请专家为学生们带来科普教育。此外,学校还与科技馆密切沟通,深度合作,在校内举办较大规模科技展览和知识讲座。
“自从建了科技馆以后,我能学习到学校以外的科技知识。”敬梓中学学生黄艺说,“这些科普展品很神奇,让我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
敬梓镇科技馆的特色活动和课程也深受学生们喜爱。寒暑假期间,科技馆会开展科学实验小课堂,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手工操作和游戏,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科技馆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如逻辑推理、分析研究、批判思维等。”张仿平校长表示,期望紫金科协能更多组织展品互换、专家指导、老师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乡镇(校园)科技馆科普教育水平。
“一馆独秀”到“遍地开花”
创新科普模式全省复制
从敬梓镇出发,驱车前往凤安镇和瓦溪镇,沿途可以看到各乡镇(校园)科技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凤安中心小学,凤安镇科技馆同样成为学生探索科学的乐园。这里不仅陈列着丰富科普展品,还定期举办科普讲解活动和小小科技解说员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来。
而在瓦溪镇,一座总投资310多万元、三层高的科技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科技馆由紫金县科技馆积极联系乡亲和社会热心人士共同捐建,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
紫金县科技馆馆长温潮海介绍,县科技馆主要通过盘活闲置的固定资产,以5个乡镇为1组进行科普展品轮换,每学期结束以后就进行轮换,一年轮换两次。这样做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据了解,在全县范围内,乡镇(校园)科技馆的建设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这些科技馆在硬件和软件配套上各具特色,都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乡镇(校园)科技馆的普及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接触科技机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同时,紫金县成功经验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复制模式。”紫金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远忠说。
他谈及,乡镇(校园)科技馆建设和运营是一个长期过程。接下来,紫金县将继续加强科技馆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确保科普活动质量。同时,还将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科普事业。
如今,紫金县乡镇(校园)科技馆已经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科普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普及,这些“小科技馆”不仅为学生打开了接触科技大门,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撰文:张浩森 通讯员 黄从高 甘建楼
图片:张浩森 紫金县科技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