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前夕,南方报业小记者“行进湾区”活动之“了解广州公安历史 走进110接警员工作”研学营来到广州警察历史展及广州市公安局接警大厅。民警们为研学营的小记者讲解了广州公安发展历史并带其体验110接警员工作。



南方报业小记者“行进湾区”活动之“了解广州公安历史 走进110接处警大厅”研学营
从老物件了解广州公安发展史
广州警察历史展分为七大篇章,10个场景,通过史料、图片、音像展示广州公安的最先创举、最佳成就及最优业绩。
“小记者们,这面红蓝相间,左上角有警徽的旗帜,是我们的中国人民警察警旗。”在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三级高级警长曹红斌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开始研学。
1900年,广州陈昭常等20名官绅设立了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警察机构——西关巡警局。1903年,巡警总局成立,1905年迁址督粮道署(即现在的广州起义路200号,原为维新路200号),至今已119年。1921年,广州在全国成立第一个“公安局”,在跨越百年的中国警察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该展既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为时间轴编排,又兼顾完整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小记者们沿着时间顺序,逐一参观四大展区。
小记者参观广州警察历史展。
小记者参观广州警察历史展。
“小记者们请看,这是以前接警员使用的110接警设备。1986年1月10日,广州110报警服务台成立,这也是全国率先创立的110报警服务台。”小记者们顺着曹红斌的介绍望去,一台已经泛黄的白色接警台出现在展馆内。接警台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红色电话听筒,台面上数十个按钮下,标记着当时不同部门的名字,以便接警员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出警部门。
“这是广州沙面租界警察使用过的‘警哨’,它比我们常见的口哨长一些,外观不一样;这个纪念品是汶川县公安局送给我们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广州公安特警是首支抵达现场参与救援的公安特警队伍;这是一副印着通缉犯照片和信息的扑克牌,群众看到后可以给警察叔叔提供线索……”曹红斌耐心地向小记者们讲述着这一个个老物件背后地故事。小记者们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小记者邓萱霏在现场十分开心,“我学到了挺多地知识,参观了很多事物,比如看到了电话亭(模型)。警察叔叔还讲了摩斯密码是什么。”她还了解到,110报警热线原来是广州公安首创,当遇到小偷或者危险时可以拨打110寻求警察帮助。“警察节要来了,我想对警察们说,谢谢你们对我们的保护。”她说。
旁听真实报警电话
在了解广州公安发展历史后,小记者们走进广州市公安局接处警大厅。
小记者们走进广州市公安局接处警大厅。
小记者们走进广州市公安局接处警大厅。
据了解,1987年6月9日,公安部发文向全国推广广州110报警服务台的运作模式;1996年12月,广州110报警服务台正式使用计算机接处警,率先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到了1997年7月,广州110报警服务台启动各区分局的电脑系统联网。这标志开启了110报警服务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2000年,为亚运安保指挥调度提档升级,广州110建设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三年后,广州110新大厅正式启用,并沿用至今。
小记者们亲身体验接警工作。
小记者们亲身体验接警工作。
“您好,110,请问您要报警吗?”在接处警大厅里,数十位接警员在接听来自群众的报警电话,屏幕上更新着实时接警数量。
为了让小记者们深度体验接处警工作,在资深接警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利用备用耳机,旁听了群众的报警电话。“我刚刚听到的是一个13岁的男孩和家里人吵架后就离家出走了,他的家长打电话来说找不到他。”一个小记者边旁听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报警电话的关键信息。
看到接警员一边接听群众来电,一边快速地敲击键盘在电脑上记录警情,小朋友们大呼:“警察阿姨们太厉害了,打字速度太快了。”
据悉,广州公安110接警服务平台每天每位接警员接警250余起,全天共2万余起。
学习如何正确报警
体验结束后,小记者们在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向广州110报警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提问。
“为什么报警电话是110,不是其他数字呢?”带着好奇,小记者向警察提问。
小记者们在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向广州110报警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提问。
小记者们在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向广州110报警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提问。
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员黄艳玲介绍,“110”这三个数字的选取是因为当时群众使用的旧式电话所致。旧式电话是转盘拨号,拨1时间最短的,拨0最长。群众拨打“110”三个数时,快速拨完两个1后,再拨一个长时间的0,既简单易拨,也不容易出错。
接着,小记者又提问:“如果我们报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警察还能找到我们吗?”
110报警服务台民警罗奇伟告诉小记者,当自己不知道所在位置时,可以观察身边的建筑物,看看有什么商场、商店等,告诉警察建筑物的外观或名字。如果身边有其他行人,可以求助行人。“最重要的是先保护好自己,如果被坏人拉走,要试着跑到人多的地方求助。”接警员汪英伦补充道。
一名小记者向警员展示她所画的警察肖像。
一名小记者向警员展示她所画的警察肖像。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罗瑾瑜在笔记本上画出了自己眼中的接警员,并送给民警。“我觉得他们很厉害,一天要接好几百个电话,还能帮助别人。”
一位家长也表示,此次走进广州市公安局的研学活动非常难得,能让小朋友了解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特别感谢公安一线的民警和后勤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到来,祝所有警察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她说。
>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110的紧急求助范围
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危及人身安全状况,以及公众遇到其他危难,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2.发现老年人、儿童及智力障碍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行为能力、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紧急帮助查找的。
3.涉及水、电、油、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4.发生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险情,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参与紧急处置的。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紧急求助事项。
报警范围
1.刑事类警情
2.治安类警情
3.道路交通类警情
4.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5.治安灾害事故类警情
6.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正确使用110报警
1.准确描述基本情况(如何事、何时、何地、何物、何情、何因、何人)。
2.自己的姓名、住址、就读学校及班级、家长与老师的联系方式等。
3.对于重大案件,尽可能提供详尽的信息,如涉案人数、嫌疑人基本特征、携带物品、逃跑方向等。控制情绪,吐字清楚。
【采访】南方+记者 关喜如意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运营】陈峥 洪燕文 梁钰莹
【设计】崔澄碧
通讯员 张梦彦 李雪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