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热热热,中暑后掐人中、喝藿香正气水没用!正确做法是……

广东科普 2025-07-17 21:54

本文作者: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药师  邓锦花

目前副热带高压正在发力,

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晴热,

还有高温高湿模式,

也就是炎热和雷雨交叉,

广东的朋友打开窗、打开门,

就能“享用”一个天然汗蒸房。

而且全网都在“抱”着冬瓜睡,

都在说明一件事,

热到不行啦。

高温天气已经来袭,

当心中暑。

01

中暑是一种“病”

中暑,是一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当核心体温超过40℃时,器官可能会受到损伤,而像热射病这样的严重情况,其死亡率甚至可能高达50%以上。

导致人中暑的除了高温环境,也有人体自身的因素。

高温环境暴露

人在温度高于32℃、湿度高于60%,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或劳动时,会出现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中暑。例如,在户外露天作业的工人、在高温车间工作的工人,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防暑措施,就很容易中暑。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人体自身因素

人体是通过皮肤出汗、血管扩张等方式来散热的。如果人体出汗功能障碍,或者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皮肤疾病等,会影响散热功能,增加中暑的风险。此外,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人群,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也更容易中暑。

02

如何判断是不是中暑

中暑起病较急,通常患者会有头晕、眼花、恶心、胸闷等症状。按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暑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症状:头晕眼花、口渴乏力、大量出汗、注意力涣散、四肢无力。

体温:通常正常或略高<38℃。

身体状态:报警系统启动,但核心功能未受损。

轻度中暑

症状: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苍白、皮肤灼热、脉搏增快。

体温:升高>38℃。

身体状态:散热系统开始崩溃,需立即干预。

重度中暑

这是中暑最严重的情况,又分为三型,常混合存在: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突然出现疼痛性痉挛,通常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的肌肉。这是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电解质(如钠、钾、镁等)丢失过多,导致肌肉兴奋性异常升高而引起的。[1]

热衰竭:大量出汗后,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极度乏力、眩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可能出现短暂昏厥。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热射病(最致命):体温调节机制完全崩溃,核心体温飙升超过40°C,同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功能障碍: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惊厥甚至深度昏迷。皮肤常干燥无汗(汗腺衰竭)或早期大量出汗后转为无汗。可引发多器官衰竭(肝、肾、心、凝血等),死亡率极高。

03

中暑急救措施牢记五字诀

遇到有人中暑,应如何急救?牢记五字诀:“一移,二降,三补,四醒,五送”。[2]

· 迅速转移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

· 快速降温

用湿毛巾或冰袋用薄布包裹轻轻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迅速降低体温,减轻中暑症状。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 补充水分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给患者喝一些含盐的饮料或清水,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可以少量多次地饮水,每次100毫升至200毫升左右。出现呕吐和意识不清时,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窒息。

· 保持清醒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要尽量保持其清醒状态,可以轻轻拍打患者的脸部或呼唤其名字,但不要用力过猛。患者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及时送医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如体温持续升高、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04

处理中暑时五个误区别进

X  中暑后立即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中暑后,应远离高温环境,但不宜立即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

X  掐人中:掐人中只能产生疼痛刺激,不能作为急救措施。特别是对于昏迷的患者,掐人中可能因疼痛反应导致误吸,有加重病情的风险。[3]

X  猛喝凉水:大量出汗伴有电解质流失,如果只是大量喝凉水,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即俗称的“水中毒”。此时喝水要少量、多次,适当加些食盐,会有更好的效果。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X  服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利气等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阴暑)所致的感冒。夏伤暑湿与我们平常的中暑(热射病)不同。另外,藿香正气水的乙醇含量为40%—50%,服用后可能引起脱水,中暑损伤会更严重。

X  服用退热药物:中暑的体温升高,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一般退热药物对此无效,不建议自行服用退热药物。

05

预防中暑四招,请收藏

高温时避免外出: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阳光最强烈,大家要尽量待在阴凉处或空调环境中,或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出门。

及时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小时要喝200毫升至300毫升水,可以饮用淡盐水、电解质饮料。避免饮用酒精、咖啡、浓茶、高糖饮料这些可能加重脱水。

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在户外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出门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涂抹防晒霜。

合理改善高温环境: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可使用风扇、空调(特别是老年人在屋内不要只使用风扇降温,温度过高时也会发生中暑),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温度过高。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高温天记得喝水防晒开空调!

热得不舒服

绝对不是“忍忍就好”,

中暑可大可小,

千万别忍过头威胁健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