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综合能力?专家学者们有这些看法

广东教育头条 2025-07-31 21:57

7月31日,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城市RISE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到场学校代表、非遗传承人及教育从业者等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共同探讨在岭南文化浸润下,教育如何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从而培养出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狮头文化发起人欧琦辉以狮头工艺为切口,分享了将非遗与少儿美育相融合的方法。

“通过教育传承非遗,忠实记录是第一步。”在欧琦辉看来,探索传统醒狮文化和当代教育结合要重视从孩童时期入手。为此,她将佛山狮头工艺编写为青少年教材在小学推广和使用,通过趣味性活动激发儿童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协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醒狮是不惧失败的,它代表着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教给孩子的,并非简单的技艺传授,更是非遗的精神内核。”欧琦辉说。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教导主任蔡宴华介绍了该校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她表示,传统语文课堂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接受学习,且阅读方式单一,朝天小学建立“三美”教学模型,通过学生自学和整体感悟文章来引导其发现美,通过教师勘正和解读让学生品味美,通过不同作品或情景的比较、感悟评议和模仿写作使学生创造美。

此外,在课外综合能力方面,朝天小学还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推出了“岐黄护苗培根铸魂”研学课程,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瑞思教育区域学术负责人陈秀匀结合学术一线的工作经验,分享了在读家长为孩子持续选择学习的考虑因素,从高到底依次为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课程的完整连贯性、孩子兴趣及课堂氛围、服务沟通质量及品牌信任度。

面对现场家长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孩子教育的提问,陈秀匀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得小学生认知世界和适应世界的方式、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她举例,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应用,英语教育从单纯应对考试转变为真正掌握语言工具,将致力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能力。

采写:南方+记者 谢望海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