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原来还能这样用?看看邮储在云浮的“下乡方式”

作者 崔洪铭 2025-07-30 16:30

在罗定市榃滨镇,张伯的20亩肉桂林因“极速贷”及时注资,迎来丰收希望;在30公里外,养鸡大户李杰英通过村金融专员“一天办结”的服务,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

这样的服务故事,在云浮乡村广泛发生。服务下沉,源于体系创新,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搭建“党建共建+金融服务”机制,推动三级党建联动。

2025年以来,该行以金融力量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农”贷款累计投放超6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4.73亿元。金融活水奔涌不息,持续滋养着云浮乡村振兴的繁花硕果。

金融支点扎进田头地角

在云浮849个信用村,邮储银行挂了牌。有金融专员负责对接——他们不坐柜台,专门进村入户,梳理、摸排、收集融资需求清单。

变传统“坐商”模式为“行商”服务,最终端的客户经理,更是把服务窗口直接搬到田间地头,无论是小额信贷申请、账户查询,还是理财咨询,都能实现“信贷不出村、业务田头办”。

变化背后,源于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构筑并持续完善的三级党建联动机制。分支行班子带队深入县镇村,除了在贷款支持、产业发展、消费帮扶、助绿扶绿等方面提供支持支撑,还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整村授信”模式,成功建立了信用村849个,评定出信用户1.47万户。

网点+科技,拓展服务新广度

早在今年春耕备耕的时节,邮储银行成为云浮市春耕支农服务现场会唯一参展金融机构,将贷款服务送到地头一线。这份“流动的温度”,来自覆盖全市87个营业网点与90个村级服务站的“15分钟金融圈”。

强大的服务网络是基础支撑。深度整合邮银线上线下渠道资源,通过邮政电商平台、物流网络与邮储银行金融服务联动,为涉农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科技赋能更添动力,多维数据为信贷决策提供了坚实支撑。不久前,该行通过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辖内一家石材企业发放了一笔300万元的贷款,平台的应用免去了企业奔走和银行面临的繁琐经营数据处理,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超50%。

“活水”润产业,助力县域兴

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机遇,主动将金融支持县镇村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展现新担当。

围绕石材、南药、凉果、花卉等本地特色产业,该行不断推出契合实际的金融产品,如“石材产业贷”“南药贷”“特色产业贷”,精准对接企业和农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同时,积极拓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及集体经济组织贷款,推动资源资产变资本,让“沉睡资产”释放新活力。

针对农村抵押物不足的融资瓶颈,该行主动破题,创新推出“生猪活体质押贷”,成功撬动农村养殖领域的信贷资源;依托“省农担贷”,今年已新增农担贷款1850万元。

同时,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积极对接县域产业园区建设与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郁南县工业园,某小微企业在“工业厂房建设贷款”支持下建起新厂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通过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该行联动核心企业信用,为链条上的中小企业与农户提供高效资金保障,推动县域产业迈向智能化、集群化发展。

服务乡村新业态,描绘和美镇村图景

乡镇是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也是金融服务的落脚点。

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立足乡镇发展实际,深度参与中心镇、特色镇的规划与建设,围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交通路网等重点项目,提供涵盖项目贷款、融资顾问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在助力乡村新业态方面,该行敏锐捕捉文旅、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等新趋势,及时推出配套融资产品。从郁南千官镇农户的便捷贷款,到罗定榃滨镇肉桂基地的资金支持,无不体现该行在“百千万工程”中深入一线、精准发力的实践路径。

展望未来,邮储银行云浮市分行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坚定走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之路,用更多实招强普惠、补短板、促发展,让金融之水持续润泽云浮乡土。

南方+记者 崔洪铭

通讯员 云邮储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