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汕尾市统计局消息,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9元,同比增长6.3%,增速全省排名第1位。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6元,增长5.7%,增速全省排名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6元,增长6.9%,增速全省排名第1位。
汕尾城乡居民收入拿下三个“第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良好开局!
“这背后,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美丽蝶变带来的效应,有了环境形象这个精气神,发展经济的筋骨才更强。”汕尾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百千万工程”似一支美丽“神笔”,以大地为纸,一步步把民生之需变为现实,让汕尾的人居环境与风貌实现大幅提升,城乡大变样,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城乡风貌再上新台阶
时间见证着汕尾的巨变。
农房从破旧变成美观、村道从坑洼变为平整、一个个文旅示范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变化,源自汕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全省率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再到“百千万工程”,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心志,不断进行迭代升级。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汕尾便始终锚定一个目标——“全域镇村典型示范”。当地聚焦“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推动城乡风貌焕然一新,打造全域示范。
“点上出品”即省属国企助力开展农房外立面成本测算试点,创新“一清、两刮、两喷”工艺,探索“强村公司+乡村工匠”参与模式,实现成本下降60%、效率提高50%。
“线上出彩”即推动全市2条高铁、3条高速、4条国道沿线“两提升、三整治”,统筹中铁公司、建筑企业、乡村工匠等社会力量,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1.1万栋、绿美干道提升293.9公里。
“面上出新”即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迭代升级,打造10个“连线成片”示范片区,推动全市90%镇街环境风貌实现双提升,95%常住人口200人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陆河县新田镇田心村,就是因“百千万工程”实现大变样的典型案例。
此前,田心村风貌不佳:“三线”杂乱、房屋外立面破旧、杂草丛生、乱搭乱建……
田心村党总支部副书记丘文通说,“我们用了大概40天时间,就让村庄面貌实现大幅提升。”
2024年10月起,该村全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行动、完善房屋外立面提升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打造古树公园、村头公园、篮球场、“光伏+建设”农房改造、田心温泉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
如今走进田心村,道路干净整洁、古树悠悠环绕,村民在“四小园”种了一些菜,球场还时不时传来欢笑声,一幅和美乡村的美好图景呈现眼前。生活环境变好了,村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目前,陆河县正常态化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庄清洁督查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能。
不止在陆河,海丰县8项县城规划设计作品在全省“粤美县城”规划设计评审中均获“优秀”等次;“城区+红海湾”组团打造全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长沙湾服务区成为“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性服务区;海丰新山红色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湖滨海生态旅游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伴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汕尾各地呈现出新风貌,迎来新机遇。
“汕尾将坚持点、线、面一体发力,持续推进县镇村增绿补绿连线成片打造风貌带,力争到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域镇村典型示范’。”汕尾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说。
经济发展强劲起势
城乡风貌是基础,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更是竞争力的体现。看起来是“面子”,反映的是“里子”,核心是“功能”,是城市治理能力、群众文明素养、乡土文化内涵等的综合体现。
城乡变美变靓后,汕尾的经济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数据显示,汕尾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2023年年均增长5.9%、位居全省首位的基础上,2024年迈上1500亿元新台阶,同比增长4%。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林牧渔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这当中,离不开“百千万工程”和产业有序转移“双机遇”的带动。
2024年11月18日,全国第18座、全省首座华润希望小镇——广东首座华润希望小镇(陆丰浅澳)开工建设。
该项目坐落于碣石镇浅澳村,是华润集团在全国建设的首个沿海希望小镇,项目总投资1.44亿元,直接受益村民573户、3304人,主要包括旅游配套提升、民居改造提升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工程,将有效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央地合作新典范和世界级精品渔村。
选址在浅澳村,正是由于当地努力提升“美丽环境”,吸引产业导入,带动村民增收实现“美丽经济”转化,形成良性循环。
漫步浅澳村,长约两公里的海岸线,目之所及是清澈湛蓝的海水、柔软洁净的沙滩、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浅澳沙滩拐角处被网友称为“最美转角”迅速火出圈。
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浅澳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丰富的海岸资源、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全力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海岸体验、科普教育、康体养生于一体的复合型滨海旅游度假区,成功实现“美丽经济”变现。
随着华润希望小镇的入驻,未来,浅澳村必将变得更加火爆,也更有发展潜力。
同样在汕尾城区,汕尾“百千万工程”示范点位“广东最美服务区”——长沙湾服务区自去年8月开通以来便成为网红地标,如今更变成一个景区,吸引众多旅客、游客前来打卡。
单日人流量更是屡破新高:今年1月初,长沙湾服务区人流量增长至每日5000人次左右,节假日涨至8000至10000人次。今年4月4日,该服务区单日人流量达9.7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现在,旅客在服务区北区步行3分钟左右便能到达附近的长沙村进行游览观光,在村子里喝咖啡、赏海景、吃美食。
这是由于长沙湾服务区联动了周边长沙村、新村村、晨洲村、金町村等行政村,同时以金町滨海旅游区为依托,打造“交农文旅商”深度融合的粤东门户型特色服务区。
这一系列的举措,也让周边村民直接获益,实现富民增收。例如2024年,长沙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24万元。
同样,还有中船科技广东总部落户汕尾,“汕湾一号”超级工厂建成投用,比亚迪电芯、上海和达等一批“大好高”项目落地,将大大拉动汕尾经济发展水平。
在风貌提升后,汕尾的做法是逐步导入产业,以此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步步把“美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把更多举措落到了民心所向。
投资浪潮再度开启
所谓“全域示范”,是指汕尾将紧扣“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锚定“全域镇村典型示范”,推动城乡风貌提升再上新台阶,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2025年一季度,汕尾乘势再掀投资新浪潮,用实力和数据证明“百千万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据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今年一季度,汕尾全市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31万户。
“今年1—3月,汕尾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20756户,同比增长126.47%。其中新登记企业5445户,同比增长236.53%,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经营主体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社会就业的核心承载者,其发展态势直观反映了汕尾经济的活跃程度。
还有海丰县跻身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县域投资潜力百强县,梅陇镇入选中国镇域发展潜力百强镇,海城镇上榜全国千强镇……
这一系列数据和成绩,都在昭示着汕尾,正成为海内外客商青睐的创业热土和投资福地,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百千万工程”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性工程,“一抓等于百抓”。抓好了“百千万工程”,经济发展就更好更快、公共服务就更普惠优质、社会民生就更有保障、社会大局就更和谐安宁。
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汕尾将“千万工程”经验学习运用到“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汕尾特色的“百千万工程”发展路径。
当地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汕尾塑造优势、优化结构、增强动力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海陆丰革命老区城乡面貌换新颜、“美丽经济”展活力、高质量发展迈新阶,拿出了一张张汕尾“百千万工程”的高分答卷。
接下来,汕尾将锚定“三年初见成效”,围绕“全域镇村典型示范”,全力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补短板,在县镇村、各领域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南方+记者 汪旭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