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空间格局迎来关键落子!柯木塱村改造,重塑城央北门户

作者 李鹏程 2025-05-11 10:37

广州活力创新轴上的一处重要节点,将支撑构建天河空间格局!位于天河智慧城核心区的柯木塱村,正迎来城中村改造,迈向“城央北门户,绿美新家园”。

近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河智慧城柯木塱村首期项目(AT0302、AT0308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提到,将柯木塑村打造为集生态宜居、产业配套、公共服务、文旅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产-城-园”融合样板区。

多个城市战略节点在柯木塱村交叠

柯木塱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西至华美路和银排岭,南至火炉山森林公园和旧羊山,北至凤凰山和渔沙坦村,东至机场第二高速。总用地面积269.54公顷,现状总建筑面积为342.58万平方米,共涉及改造户数7179户,户籍总人口12860人。

在城市战略布局中,柯木塱村位于天河区东北部,是广州面向2049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三轴”之一活力创新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天河区“一芯一带两轴”发展空间格局中的“城央公园·绿美之芯”、天河智慧城的重要组成,紧靠天河区首个现代都市工业园(2112工园)。

柯木塱村城中村改造工作将逐步提升城市宜居活力和产业发展动力,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为环火炉山周边地区,柯木塱村地处火炉山森林公园北侧、凤凰山森林公园南麓,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不高。通过本项目实施,可充分发挥华南国家植物园和火炉山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火炉山门户公园,衔接火炉山森林公园的环山公园带,打通火炉山与凤凰山的景观通廊,融入区域生态结构,打造美丽广州示范区。

当前,天河智慧城核心区范围内有多个城中村,包括凌塘村、柯木塱村(广汕路以南)、新塘村、沐陂村、岑村。广州拟通过城中村改造,为天河智慧城核心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公共服务、产业空间及景观环境提升,助力智慧城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柯木塱村还是天河区与黄埔区联动的重要门户地区,广汕路从城中村中部穿过。现状旧厂旧村交错、空间利用低效、城市风貌不佳,亟待推动居住空间、产业供给、公共配套、景观环境、交通全面提升,促进广汕路沿线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现代化的城市界面和门户形象。

柯木塱村更新改造,意味着沿广汕路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带和高品质城市界面。

柯木塱村南片为改造的实施先行区

根据片区总体规划,柯木塱村的改造将融入区域“一轴、一芯、八廊”(生态绿轴、火炉山森林公园生态绿芯、山水通廊和看山视廊)的整体结构,发挥“城央公园﹣绿美之芯”生态资源优势,衔接火炉山北麓三大看山视廊,结合环山绿色游径,形成绿脉交织成网的区域生态结构。

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该片区将对话“城央公园·绿美之芯”,构建城融山景的生态特色。打通广汕路与火炉山、凤凰山的景观链接,预留五条通山廊道;临火炉山、凤凰山约11公顷用地进行拆旧复绿,推动森林门户服务区建设。

在交通方面,柯木塱村将对接区域既有交通,对外联系依靠由广汕一路/广汕二路、华美路、柯木塱南路、人才大道-高唐路、广连高速(机场二高)组成的“一横四纵”路网结构;重点打通内部次干道、支路“毛细血管”,促进交通循环。

同时,构建集“绿道、慢跑道、郊野步道”于一体的慢行系统。依托“火龙凤”森林公园群品牌绿色低碳的慢行系统,规划9公里城市绿道、2公里火炉山慢跑道,并与40公里的“三山翠环”森林步道联通。

产业布局方面,柯木塱村改造将围绕轨道交通、广汕路一线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以TOD模式推动多元功能融合、立体综合开发,激活产业空间、赋能产业活力,引导广汕路一线产业集聚。

柯木塱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坚持“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成熟一片,实施一片”的思路完成改造实施。

南片(近期2024-2028年)为实施先行区,推动69.53公顷用地改造,改善智慧城核心区北门户形象;东北片(中期)将推动43.12公顷用地改造,改善沿广汕一路/广汕二路城市界面形象;西北片(远期)将推动156.89公顷用地改造,完成整村的改造提升。

从地理位置看,首期项目紧邻地铁6号线柯木塱站,本次首期项目为商住混合功能区。

南方+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编辑 李嘉益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