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五一度假来这!“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启动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4-30 12:18
03:29

(“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回顾,时长共3分29秒)

一站式解锁潮玩、美食、非遗,有吃、有玩、有乐,统统“系好料”……这个“五一”假期,梅州将以新活力、新面貌迎接天下客。

4月29日晚,“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梅州 ‘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在梅城院士广场启动。活动旨在搭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平台,打造集文化传承、潮流体验、文旅消费于一体的沉浸式非标商业街区,积极引客入梅,拉动假日经济,做好产业培育孵化,奋力推动梅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全市首个沉浸式商业街区融合“吃、住、玩、游、购、娱”一站式体验、客风SHOW(梅州村T)展现客家传统文化活力……在亮点纷呈的活动中,主办方着重推出“造商”“提升”“品牌”三大计划,助力传统文旅产业向“活力产业”转型,促进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双赢,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客家文化邂逅潮玩艺术

全民共创客家风情盛宴

集装箱市集光影流转,非遗小吃摊位飘香四溢,客家山歌与现代电音交织回荡……在“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可以看到梅州为此次活动精心打造的全市首个沉浸式非标商业街区,成为市民游客在梅州吃好玩好的新去处。

“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在梅城院士广场启动。

“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在梅城院士广场启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现在已经有90多家商家免费进驻,后续还有正在排队的。在这里,消费者能一站式体验‘吃、住、玩、游、购、娱’,而且是具有梅州本土特色的产品。”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前期已由文旅、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对全市特色餐饮、非遗小吃、老字号、土特产等传统技艺产品和文创产品及其代表性企业、个体等信息进行挖掘、收集,统一进行遴选,将富有客家特色元素的美食、文创、潮玩资源和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生产品择优纳入扶持计划,“目前很多已经进驻非标商业街区,假期游客能在现场体验”。

活动另一个亮点是客风SHOW(梅州村T),“五一”期间将给游客全新的体验。

“想穿上独具特色的客家服饰优雅展示吗?想唱着山歌潇洒走T台吗?想从田间地头走上绚丽舞台吗?现在,机会来了!”近期,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对外发布了《客韵当潮》客风SHOW(梅州村T)招募令,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

在前期彩排现场,记者看到一场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盛宴正热闹上演。这场对标“贵州村T”的梅州客风SHOW同样魅力无限,汇聚了老中青三代群众的热情参与。现场备受瞩目的互动环节,老人与年轻女孩携手共展客家风情,萌娃们身着精致的客家服饰,自信满满地登上T台,生动诠释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之美,现场还有不少当地群众围观,让人深切感受到客家非遗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活动以“‘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为主题,设置了融合客家元素与潮玩艺术的文旅活动。

活动以“‘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为主题,设置了融合客家元素与潮玩艺术的文旅活动。

“海选阶段有好多群众踊跃报名,并参与排练,效果不错。”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搭平台、全民参与,这样的展演也让群众对“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有了更多期待。

据主办方介绍,继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落下帷幕后,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梅江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4月29日在院士广场启动。主会场设置潮玩集市区、岭南美食区、休闲露营区、文化创意区、旅游农特产区和非遗展示区,为市民游客提供可玩、可购、可拍、可学的互动体验场景,打造夜经济业态“升级版”。

南方日报、南方+品牌文化在活动现场展出。

南方日报、南方+品牌文化在活动现场展出。

“造商+提升+品牌”三箭齐发

培育文旅消费新生态

免费进驻、创新产品开发、投资孵化,能否让符合当代审美并融合客家特色的文创产品走出围龙、发展壮大?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能否打破传统门票经济,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梅州在此次“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梅州 ‘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中寻求答案。

图为梅江区嘉应古城。假期将举办“缤纷五一·璀璨梅江”系列活动。

图为梅江区嘉应古城。假期将举办“缤纷五一·璀璨梅江”系列活动。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坦言,梅州文旅市场不能仅停留在1.0版本的门票经济上,当地不少景区有打造二消场景的需求。目前,以活动为媒、以文化为介,梅州在院士广场非标商业街区搭建展示对接平台,将客家文化与潮流艺术、科技、市集等多元形式融合,全面呈现培育孵化成果,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深化市场对接,最终促成产品进景区、入街区,从而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

如何让代表梅州客家特色的文创产品更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活动主办方将实施“造商”“提升”“品牌”三大计划。

活动主会场设置非遗展示区。

活动主会场设置非遗展示区。

根据“造商”计划,将通过对全市范围内的传统技艺产品和文创产品进行系统性挖掘、整理、筛选,以免费进驻集市街区、A级景区,金融扶持、技术帮助、企业孵化等激励措施,提振企业与个体信心,创新产品开发与品牌孵化,开发符合当代审美并融合客家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通线上线下推广销售渠道,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传统技艺从“活态传承”走向“活力产业”,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双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提升”计划阶段,梅州邀请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具有技术、设计、营销等方面经验、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共同参与系列活动,融入梅州元素、客家元素,打造全市首个非标商业街区,助力吸睛引流。加强项目对接互联互通,引入珠三角优秀设计团队为本地小微主体把脉开方,指导其对文化内容、产品形态、品牌故事进行提升,实现技艺故事化开发、IP化产品设计、场景化体验升级,并在活动集市进行充分展示。扩大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与AI(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通过引资、引技、引智,赋能本地特色企业发展壮大。

“品牌”计划阶段,梅州组织A级旅游景区、街区经营主体研讨利用闲置场地提供免费进驻、增加二次消费场景、投资孵化双方意愿诉求等问题,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到活动现场对接合作落地,让合适的业态进景区、街区,推进农文旅商各类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由梅州市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会牵头孵化,做好定期培训。由广东客都文旅有限公司组织投资对接,探讨项目可行性和投资孵化意向,让投资人与小微企业、“夫妻档”双向奔赴,互惠合作,让小作坊式经营向企业化发展,打造一批可玩、可购、可拍、可学的互动场景,释放更加广阔的消费空间。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采写 马吉池

摄影 杨斐君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