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走进电白区霞洞镇、林头镇、旦场镇的荔枝主产区,荔枝果园里连片的荔枝树已挂满青红相间的果实。白糖罂、妃子笑等主流品种大多以饱满红润的姿态示人,收获的喜悦油然而生。果农说:“这些白糖罂和妃子笑算是早熟品种,快的这两三天,慢的也就三五天都可以大量采摘了。”
“过去电白种植的荔枝品种主要是黑叶和白腊,集中在6月上市,市场竞争激烈。现在早熟的白糖罂、妃子笑5月中下旬就能开卖,特早熟的‘科技一号’‘香蜜早’甚至在4月底就上市了。”果农指着枝头泛红的果实介绍。
电白荔枝的早熟优势源于持续多年的品种改良工程。
作为全省早熟荔枝主产区,电白全区荔枝种植面积达36万多亩,占茂名市的27%。过去品种单一、上市期集中的问题,曾让果农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为此,电白启动大规模品种改良行动,通过老旧果园改造、高位换冠、品种嫁接等技术,将早熟品种香蜜荔、妃子笑、白糖罂的种植比例提升至30%,中熟品种白腊、黑叶稳定在40%,并引进冰荔、桂味等迟熟优质品种占比30%,形成特早熟(4月底—5月初)、早熟(5月中旬)、中迟熟(5月下旬—6月)错峰上市。
目前,电白荔枝品种已达30多个,既有“三月红”“科技一号”等待早熟“先锋军”,也有“桂味”“糯米糍”等中迟熟“精英团”,更有填补广东特早熟优质品种空白的“香蜜早”、获省级审定的“翡脆”等本土创新品种。
品种结构的优化,让电白荔枝从扎堆上市走向错峰增值:今年特早熟品种“香蜜早”均价每斤25元,较传统中熟品种溢价超100%,到目前仅特早熟、早熟荔枝销售已达1200吨,价格也相对可观,成为果农提高荔枝销售收入的重要来源。
品种多元化之外,电白也在深加工领域突破创新,继续延长荔枝“上市时间”。
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8℃的真空冻干线上,新鲜荔枝正转化为酥脆的冻干荔枝酥粒。“我们采用无硫保鲜技术,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冻干产品全年销售、远销欧美,价格是鲜果的3倍以上。”公司负责人说。
用于制作荔枝干的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
用于制作荔枝干的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
广东鹰金钱海宝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茂名市首条符合标准的荔枝罐头生产线。去皮去核、筛选、清洗、称重装罐、抽真空、巴氏杀菌、恒温期、贴标打包、出货……每年荔枝收获季,工人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地生产着荔枝罐头,有效拓宽荔枝销售时空。
荔枝罐头生产线。
荔枝罐头生产线。
除了冻干技术和荔枝罐头,电白荔枝果汁、荔枝酒等深加工产品也陆续问世,大大延长了荔枝的“生命力”,也提升了荔枝产品价值,推动荔枝从“季产季销”变为“季产年销”,乃至“四季可期”。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崔华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