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龙舟竞渡四百年,从传统赛事到产业腾飞的精神密码

高要发布  2025-05-19 06:30

“氹氹转啊,菊花园、炒米饼、糯啊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呀阿妈叫我去睇龙船……”

端午节快到了,这首童谣有在你脑海中回响吗?刚好,小编找到2004年金利举行龙舟大赛的画面,这就带你穿越回到21年前,回看一场不一样的龙舟赛!

2004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一,高要金利镇西围涌两岸人潮如织,锣鼓声震天动地。88支龙舟队、4500多名健儿挥桨破浪,数万街坊摇旗呐喊,鞭炮声与欢呼声交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2004年金利龙舟大赛举行现场。金利龙舟博物馆 供图

2004年金利龙舟大赛举行现场。金利龙舟博物馆 供图

这场比赛采取不计时分组单淘汰制,赛出前八名授奖。经过激烈角逐,此次赛事由腾溪西会2号队获得冠军,显学村2号队获得第二名,北门村2号队获得第三名。冠军队伍还获得了奖金13800元,以及烧猪一只、烧酒一坛、运动服60套的奖品。

2004年金利龙舟大赛现场。资料画面

2004年金利龙舟大赛现场。资料画面

2004年金利龙舟大赛现场。资料画面

2004年金利龙舟大赛现场。资料画面

“食过龙船饭,龙精又虎猛!”

“龙船饭”有着吉利寓意的同时,也凝聚着民心、维系着团结。冠军队伍腾溪西会2号队属于金江村的龙舟队,比赛结束当晚,整条村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获胜归来的扒丁们手持奖杯、奖牌,在村民的簇拥下陆续入席,欢聚一堂,共话乡情。

2004年,龙舟大赛冠军腾。

2004年,龙舟大赛冠军腾。

溪西会2号队回村庆祝。

溪西会2号队回村庆祝。

21年过去了,当年的你,是否也在岸边为龙舟比赛热血沸腾?

金利古为泽国海滩,境内河涌密布,村民外出习惯以农艇代步,而划艇在河涌相遇,经常争相竞逐,赛艇之风因此兴起,并慢慢演变成赛龙舟,成为了当地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活动。划艇竞赛从兴起至今,已有超四百年的历史。

2024年,第二届中国·肇庆(高要金利)传统龙舟大赛暨广东省传统龙舟公开赛。陈彦成 摄

2024年,第二届中国·肇庆(高要金利)传统龙舟大赛暨广东省传统龙舟公开赛。陈彦成 摄

老一辈金利人说,改革开放前是赛龙艇。龙艇比较小,长约6米左右,宽约一米多,最多能坐6个人。

新中国成立前的赛龙艇场面。文明肇庆 供图

新中国成立前的赛龙艇场面。文明肇庆 供图

改革开放后,赛龙舟重新兴起,龙舟长为31.8米,宽为1米多,可坐53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赛龙舟由传统表演演变成竞技体育后,又衍生出了中华龙舟,比金利龙舟要小将近一倍,长约为18.5米,宽为1.1米,可坐20人。

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户户“龙舟大过天”,初一更是“正节”,龙舟未动,西围涌两岸早已水泄不通。从“赛农艇”到“赛龙舟”,对于金利人而言,金利龙舟不仅是一场赛事,还是一份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赓续,成为了金利人和谐团结的纽带,形成一股凝聚力,也激发着他们拼搏向上的斗志。

“扒龙舟,比的是速度,更是心齐!”一舟53人,节奏由领队统一指挥,从“各自为战”变为“整齐划一”,速度与凝聚力同步飙升。

一舟53人,节奏由领队统一指挥。赖家乐 摄

一舟53人,节奏由领队统一指挥。赖家乐 摄

“抱团发展,勇立潮头”的赛龙舟精神,也从河道逐渐延伸到产业。

2023年,金利五金企业首次抱团亮相广交会,打响“好五金,金利造”品牌;联合举办金利五金建博会,实现了多年来在“家门口”办展的梦想,180家本地五金企业抱团“亮肌肉”;2024年,16支龙舟队代表高要征战粤港澳大湾区赛事,以文化之名“合舟共济”。

金利五金企业首次抱团亮相广交会。梁诗茗 摄

金利五金企业首次抱团亮相广交会。梁诗茗 摄

龙舟竞渡,竞的是速度,更是金利人敢闯敢拼的底气。

凭借厚实的产业基础,金利正以“赛龙舟精神”构建汽车零部件、五金制造等产业链。通过政府牵线搭桥,金利加强本土五金企业与小鹏汽车、嘉利车灯等企业沟通联动,助推传统五金向汽配五金、家电五金等更高产值的产业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

位于金利的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伍坚朋 摄

位于金利的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伍坚朋 摄

广东新永昌五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陈彦成 摄

广东新永昌五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陈彦成 摄

如今,金利镇以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为引领,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市场推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更新提质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把金利建设成为广东省级高新区示范样板、肇庆市“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标杆、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高要城市副中心,打造“五金强镇·龙舟之乡”特色IP。

来源:高要发布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