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落实省、市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立足地方发展实际,全面实施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分阶段对接镇属企业、村社融资需求,实现村组、社区金融服务全覆盖,大力支持村社及集体企业进行厂房物业升级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助力盘活物业租金、提升集体资产收益。
截至2025年6月底,东莞农村商业银行集团涉农贷款余额达522.10亿元,以金融“活水”为镇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产业升级,助力“绿美东莞”建设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把服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作为产业金融的着力点,面向“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和倍增企业,不断升级综合金融服务,推动产业集群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同时,积极推动落实“双碳”目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生态体系。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重点支持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推动地方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并积极参与绿色债券投资,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助力绿色产业项目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有效推动碳减排。
截至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160.16亿元,较年初增长22.75%;投资绿色金融债券余额102.42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余额15亿元,全面助力东莞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大厦。
优化乡村振兴服务,赋能集体经济发展
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持续探索金融高质量服务“三农”切入点,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坚持“产品+科技+服务”多位一体,不断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机制,加强对“三农”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乡村金融服务覆盖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与556个一级村社、2195个村小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推动乡村金融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推动乡村宜居宜业方面,东莞农村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农村道路、水利、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联动百余家民企共同推进“百千万工程”,协助多个村社盘活物业资源、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同时,创新推出“乡村振兴村民贷”“乡村振兴富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并为全市村社提供流动资金铺底授信额度,实现村组社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金融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滴灌乡村产业发展。
深化普惠金融,激活小微企业发展动能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坚持“支农支小”的主业定位,以“生态协同、场景获客、政策借力、科技赋能”为指引,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余额达520.53亿元,较年初增长2.91%,服务贷款客户2.97万户。
在服务推进中,该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通过“走千企访万户”专项活动,加大对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6月底,通过实地走访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96.81亿元。
为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结合各区域产业特点,推出多款精准适配的信贷产品。例如,面向“专精特新”及制造业企业推出“科企贷”“优企贷”等线上产品;在湛江推出“惠商贷”,服务当地特色产业个体工商户;在汕头潮南、潮阳区则配套“潮商贷”“潮富贷”等产品,支持当地小微业主与农户经营发展。
此外,该行注重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初创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创业贷余额达6.7亿元;同时借助再贷款等政策资源,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32个基点,切实让利实体经济。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与客户相伴、相信、相成长。
聚焦民生福祉,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挥金融优势,聚焦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持续增强对民生建设的金融支持,助力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在民生项目方面,该行重点支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扩建、三甲医院建设、地铁轨道交通、人居环境优化等关键工程,有效推动本地教育、医疗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截至2024年末,已协助市镇两级成功发行24个专项债,规模达98.39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医疗体系和人居环境建设。
在服务新市民方面,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依托科技创新打造了11家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站点。截至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5.16亿元,其中新市民贷款273.74亿元。同时,该行还推出“金色人生”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构建“金融+服务”多层次养老保障,积极满足市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金融需求。
未来,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将坚持党建引领,深度对接“百千万工程”,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村经济和民生福祉,持续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特色化竞争优势,全力建设“区域价值农村商业银行集团”,为东莞城乡融合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在产业一线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护航企业成长。
■链接
全国首笔“零散工业废水指标数据挂钩贷”落地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及东莞市分行的指导、推动下,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零散工业废水指标数据挂钩贷”。此产品将企业废水规范化处理数据直接与银行授信额度和利率定价挂钩,构建起“治理+法规+金融+政策”四维支撑的“东莞模式”,旨在破解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融资难题。
东莞作为制造业重镇,零散工业废水具有“量少、分散、处理难”的特点。尽管已建立全国首创的集中处理模式和系统的监管体系,覆盖近2万家企业,但企业在升级技术或扩大处理规模时,仍常因环保效益难以量化或缺乏抵押物而面临融资瓶颈。
此项创新精准针对此痛点,依托东莞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平台,将环保数据转化为金融信用。具体而言,企业废水处理规模越大、达标越稳定,所能获得的贷款额度就越高,利率优惠也越大,不仅为合规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更形成了“环保表现越好,融资越易、成本越低”的市场化激励循环。
案例显示,某省级“专精特新”制造企业凭借稳定的废水处理记录,成功获得5000万元授信,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一家年处理废水8.5万吨的环保企业也凭借优质的处理数据获得3000万元授信额度并享受利率优惠。该模式有效激励了制造企业深化污染治理,也支持了环保服务商提升能力,推动绿色金融与环境治理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面对面为农户讲解金融产品。
认购143棵荔枝树助力乡村振兴“甜蜜产业”
日前,由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主办的“同心协‘荔’助农惠企”赠树仪式在松山湖山湖荔果园举行。此次活动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委金融办的指导下开展,以“助农、惠企、联金融”为核心理念,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荔农拓宽销售渠道,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主办方,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通过“认购荔枝树赠企业”模式,搭建起金融机构、企业与荔农之间的合作桥梁。活动中,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带头参与,认购143棵荔枝树,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土荔枝产业,传递绿色助农、金融惠企的积极信号。将认购的荔枝树赠予企业,不仅为荔农找到一条推广荔枝的路径,也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契机,展现了各方的担当与作为,为东莞“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活力。
现场嘉宾共同体验荔枝采摘,感受东莞荔枝的独特魅力,活动氛围热烈,展现了乡村振兴路上的“金融温度”。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绿色金融+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持续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率先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9月18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广东省分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推动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成功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广东省内首家实现接入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该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建设,旨在推动全国范围内企业资金流信息的开放共享与高效运用。
作为重要信用信息维度,资金流数据能够动态反映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能力与履约行为。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此次率先接入,将有助其更全面、精准、高效地评估企业信用水平,进一步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平台应用,持续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创新推广更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融资服务的精准性与便捷度,切实支持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杨劭昀
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