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政府搭台,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生产性服务业活动月

作者 卢慧 2025-07-04 14:13

“政金企”深度对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7月3日,惠城区生产性服务业活动月的第一个专项活动——金融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华贸大厦举行。120余名来自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创新金融服务·赋能惠州制造”主题,共商金融赋能大计,共谋制造强区未来。

区委书记曹洪彬,区委副书记、区长田胜思,市金融监管分局局长张文丽,市国投董事长张健雅,副区长何东文,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卢君坤,人民银行惠州分行副行长杨伯凌,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佐腾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举行了系列签约仪式,共绘金融赋能制造业发展蓝图。其中,包括惠城区政府与中信银行惠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融资担保公司与区国投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广东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和区国投公司签订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鼎晖百孚、市国投公司和区国投公司签订成立国惠汇城股权投资合伙协议等。

这一系列密集的签约标志着惠城区“政金企”深度对接、资源精准匹配的金融服务新生态正加速成型,搭建起坚实的金融服务框架,为制造业强区注入“金融活水”。

政府搭台,凝聚“政金企”三方合力

惠城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业要做大做强,也离不开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提供支撑。

曹洪彬在讲话时指出,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尽心尽力为企业和金融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工作;要强化组织领导,把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金融服务制造业提供政策保障;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金融人才来惠城创新创业;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创造更多机会,增强双方相互了解和信任,构建起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曹洪彬寄语各金融机构要抢抓政策机遇,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多种开放式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及时响应企业的金融需求,促进金融业和制造业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金融血脉强健,才能支撑制造业当家根基。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田胜思说:“举办这次大会,就是要搭建一个‘政金企’深度对接、精准匹配的高效平台,推动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流向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惠城制造业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田胜思还表示,希望金融机构当好“主力军”,主动靠前服务,“一企一策”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同时,要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让金融活水更快、更准、更顺畅地流向制造业一线;希望制造业企业练好“内功”,做强主业,规范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本次大会搭建的平台,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沟通交流,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政府部门要搭好“连心桥”,优化环境,保驾护航,切实协调解决好金融事业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持续完善“政金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一起做好金融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5亿元母基金战略加持产业投资方向

政府产业基金是连接政府战略和市场化投资的关键纽带,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培育区域经济生态。活动中,鼎晖百孚公司合伙管理人魏斌现场分享了政府产业基金——惠州国惠母基金的运作模式。据悉,由鼎晖百孚联合惠州产投、惠城国投发起设立的5亿元规模母基金,将聚焦惠城区项目投资与招商。

据介绍,惠州国惠母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是结合惠州市及惠城区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及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聚焦惠州市“2+1”现代产业集群、“3+7”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布局,通过股权投资和招商引资为制造业注入金融“活水”,培育一批带动性强或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接下来,惠州国惠母基金将重点围绕惠州市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产业进行布局,适当布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项目。

融资对接,惠城金融机构数量全市领先

“我们迫切需要金融支持,以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在“融资路演”环节,芸鹿科技、润众科技、宁泰林环境科技等企业纷纷登台抛出“融资”绣球,直面资本寻求合作机遇。

“我们可以结合项目实际,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在“专题分享”环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入解析内外贸保险如何护航制造企业“出海”,永赢金融租赁公司详细介绍金融租赁助力设备升级的灵活路径,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实在、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支撑,惠城区作为中心区,占据天然区位优势,集聚了全市优质金融资源。据统计,惠城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116家,占全市金融机构总数的82.27%。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2%。今年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1.28亿元,同比增长11.7%,经济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持续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另悉,7月是惠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活动月,本次大会后,惠城还将举行3场专题活动,聚焦平台载体(“0租园区”)、人力资源、现代物流赋能制造业,将有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梁晓婷

图片:通讯员 冯雪辉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