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省南沙工委副主任、省南沙办主任刘炜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刘炜表示,南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围绕“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以服务包括港澳在内的海内外各类人才为己任,实施“青出于南”计划,青年聚人气旺的态势越来越巩固,户籍人口中青年占比超四成,过去一年实有人口新增11万人、其中青年人才就超过了7万人,青年人集聚南沙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旺。
据他介绍,接下来,南沙将重点推出以下举措:
提供质量更高、数量更足的工作岗位——
南沙推行“青出于南”政策措施免申即享,实施全球青年人才全年候实习实践计划,为来南沙求职的大学生提供最长15晚的免费住宿,对新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2000元、4000元的生活补贴,而且连续发放30个月。对个人补贴的同时,南沙对招引应届生的企业和单位也给予每人1000元补贴。
据刘炜介绍,南沙还将精心组织开展“2025寻访揽才高校行”活动,希望在全国高校包括港澳地区招引更多的人才,全年将开展超60场招聘,近2万个工作岗位虚位以待,力争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到南沙来创新创业。
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前沿平台——
“南沙在深海空天领域布局了一批创新平台,特别是我们正在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冷泉生态系统,所以我们也非常欢迎开展深度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到南沙来。”刘炜说。
据他介绍,南沙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也扶持和支持一批围绕产业创新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这部分创新平台也非常需要年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与到产业的创新中来。
此外,南沙还组织筹划了一批支持创新创业的各类基金,包括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这一批基金为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搞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条件都非常好。”刘炜说。
构建港澳青年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据介绍,接下来,南沙将重点打造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我们已建成15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聚集了一批港澳青年,特别是香港科技大学在南沙建设了港科大(广州)校区,围绕港科大(广州)校区我们打造了环港科大(广州)的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刘炜表示。
目前,港科大(广州)已孵化150多家青年科技人才孵化的企业和项目。同时在体制机制内创新方面,146项境外职业资格在南沙得到认可,这些境外的职业资格持证者能够在南沙执业,打通跨境执业堵点,推进更多人才在南沙就业。
创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化人才特区——
“国际化是南沙的特色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刘炜表示,南沙和香港优才与专才协会10家单位、50家专业机构共建了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携手港澳、面向全球联合引才。深入实施“邮轮入境15天免签”等政策,发挥全省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作用,提升人才停居留便利化水平,大力招引集聚国际化人才。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南沙还专门出台了国际化人才支持奖励政策,对招引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奖励300万元,同时建有一批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德国等地设立4家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推进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建设。近3年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数量年均增长55%。
建设宜居宜业的青春活力之城——
“以人为本高质量建设南沙是我们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一个基础举措。”刘炜表示,“我们希望把南沙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活力城市,特别是加快完善城市的品质,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提升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基础服务,让各类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只管在南沙放心地创新创业。”
同时,南沙也注重年轻人的文体娱乐的需要,每年都举办大湾区马拉松,近期也举办一系列音乐节,包括草莓音乐节、电音节等等,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娱乐文化活动。同时,8月份大湾区文体中心将迎来首秀、举办3场文体活动,可享受边看海边看赛的极致体验。
“南沙向全球青年才俊发出诚挚邀约,欢迎走进这座令人‘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的年轻之城、未来之城,与南沙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刘炜说。
撰文:任燚 傅鹏 吴冠霖 刘冰汧
摄影:程宇牧 罗仲贤 许晗
统筹:黄少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