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式开渔!千帆竞发,汕尾领“鲜”!
8月16日12时整,当汕尾10个港口的海水汇聚在2025年汕尾开渔文旅活动暨项目推介签约开工投产仪式上,一声令下,渔民们终于迎来振奋人心的时刻——南海正式开渔!
休整一新的渔船,组成规模庞大的开渔船队,在城区文旅码头旁千帆竞发,扬帆出海,等待第一网海鲜新鲜“上岸”。
今年的开渔仪式诚意满满,不仅传承千年渔俗文化,更通过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的集中展示,彰显汕尾从“靠海吃海”向“养海富海”的转型硕果,集中展现了汕尾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强市的阶段性成果。
这场融合渔乡传统、文旅活力与蓝色产业动能的重要活动,全方位展现汕尾向现代化海洋经济强市迈进的新姿态,为八方来客和本地市民献上丰富的“文旅体大餐”。
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海洋牧场建设再上新阶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蓝色动力。
今年以来,汕尾市以更大工作力度、更强工作举措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近期已陆续开工建设省港航集团海洋牧场网箱建设项目、中挪三文鱼陆基养殖、市城区江牡岛海洋牧场装备建造、华润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投放二期网箱、国泰海洋牧场网箱5个项目,共211个重力式网箱陆续投放。
在位于陆丰市金厢镇洲渚村的省港航集团海洋牧场网箱建设项目施工点,现场负责人娄连池介绍,该项目主要包括建设2座2万方插桩可沉降桁架网箱,100个C90加强型重力式网箱,将陆续投放于陆丰碣石湾海域。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汕尾市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效带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他说。
水产种业是海洋渔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是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芯片”。
因此,汕尾积极引进优质水产种业企业,近期投产海兴农捷胜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东方铭海蚝业种苗基地、翰海捷胜东风螺陆基养殖场3个种业项目,推动建设捷胜海洋牧场种业产业园,满足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养殖品种需求。
例如海兴农捷胜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便构建了石斑鱼从育苗、标粗到养成的全流程科学管理体系,可实现年产优质海水鱼苗1000万尾、年产出成鱼20万斤,年产值突破1亿元。
活动现场,汕尾还举行了海洋牧场项目签约仪式,介绍近期开工的5个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项目,同步投产3个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项目,签约3个科技赋能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4组现代化海洋牧场“联农带农”项目、4个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项目,预计将为汕尾渔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联农带农多方协作共享成果。
文旅体惊喜不断,“渔宿文”融合焕新
在主会场,百米长卷《潮起新汕尾・凝萃百千万》徐徐展开,引得围观市民与游客纷纷驻足惊叹,不时有人指着画中熟悉的地标低声讨论:金町湾的浪花正泛着银光,红宫红场的红色轮廓清晰可辨,海上牧场里鱼虾仿佛要跃出画布,白墙黛瓦的渔村旁还能看到渔民织网的身影……
活动以此为契机,重点推出4条高铁自驾游线路和8个研学旅游产品,展现出传统渔业与现代文旅的交融。同时,汕尾各大精品酒店、特色民宿推出“渔歌迎开渔 美宿惠游客”酒店民宿优惠活动,通过酒店官方或指定渠道预订并声明参与活动,凭外地车牌和高铁票就可以在指定的酒店和民宿享受7.8折优惠,推动渔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举行了“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社、广东广播电视台、凤凰网等四家媒体与汕尾市共同参与,聚焦汕尾“2+10+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市场、文化、生活、产业、品牌等八个方面“媒体+”行动,构建全平台、多渠道、国内国际全覆盖的品牌传播矩阵,持续提升海丰油占米、莲花山茶、陆河青梅、华侨油甘等传统优势产业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活动还发布《竞浪双湾 帆动汕尾》户外运动项目招商宣传片,结合汕尾作为十五运会帆船比赛承办地的优势,展现“中国观浪第一湾”红海湾的体育活力与投资潜力。
本次活动由汕尾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汕尾市旅游工作指挥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主办;汕尾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中共汕尾市委台办、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汕尾市商务局、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汕尾市总工会、汕尾市文联、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汕尾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方日报汕尾办事处承办;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润风电(汕尾)有限公司协办。
采写:南方+记者 彭骏 汪旭莹
摄影:南方+记者 汪旭莹 陈保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