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惠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显成效

作者 廖钰娴 2025-08-19 08:14

近日,惠州出台文件,宣布即将上线四大城市医疗集团。不同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惠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早已起步。

据悉,目前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三个县均已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一县一策”推动运行机制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有效激发内部活力。目前,三个县域医共体均建立影像、心电、远程会诊“三大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检查结果互认共享,2024年完成远程影像会诊11.2万例、心电诊断16.2万例。

数据或许可以更直观体现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变化。2024年,龙门县总医院年门诊量约65万人次,比2022年增加约15万人次;惠东县人民医院年门诊量为109万余人次,比2022年增加6.8万余人次;博罗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服务量较2022年增长了59.5%。

其中,龙门县被遴选为广东省第一批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全省率先实行“三院合一”改革,将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统一规划建设为龙门县总医院,减少重复设置科室24个,减少重复购置医疗设备120种,节约1.52亿元。此外,通过重新调配队伍,人力成本减少1.38亿元。优化药械采购和库存管理后,节约资金达2586万元。

如今,在惠州各县域医共体内,“双向转诊”已成为标准配置。

龙门县总医院建立转诊与连续医疗服务中心,推行“双通道转诊直通车”模式,县镇设立专线电话、专人专岗,24小时待命,畅通连续医疗服务。惠东县推行“7×24小时衔接”双向转诊模式,将医共体成员单位及县域内265名村医、395家私人诊所全部纳入转诊网络,县级医院30%号源优先开放给基层转诊患者,确保触达“最后一公里”。博罗县通过双向转诊机制,仅东部片区2023年至2024年双向转诊就突破1500人次。

相关阅读

惠城区率先出台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惠州试点建设四大城市医疗集团

南方+记者 廖钰娴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