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两日一夜游,游玩刺激项目、观赏景色一条龙!”
游客在线上分享在南海游玩的新体验。
游客在线上分享在南海游玩的新体验。
“罗行艺术墟,不止是寻常墟市,更是一处浸润着人文肌理、流淌着艺术韵律的时光秘境。”
游客在线上分享在南海游玩的新体验。
游客在线上分享在南海游玩的新体验。
最近打开“小红书”“大众点评”等APP,不少游客有一个新发现——来到南海,从历史久远的西樵山,到新潮味浓的体验项目,打卡点类型多多,既精彩纷呈,还各具特色。
确实如此。暑期旺季,当全国各地“卷”文旅,南海全区特别策划推出的超200场文旅活动及优惠促消费活动,12大IP“游南海”项目掀起热潮。一环扣一环,用好自身特质从激烈竞争中突围,愈发成为“文旅南海”延续火热的关键底牌。
厚植人文底蕴:
千年文脉焕发新潮魅力
南海最为“出圈”的打卡点,皆人文底蕴深厚,同时商贸发展繁荣,新潮体验多多。
在粤语里,“好打”是口语化表达,意为武术造诣高,可用于形容功夫高手。7月26日至31日,国际武术联合会七大官方赛事之一、全球最高级别的国际咏春拳赛事——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在西樵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名“好打”选手齐聚切磋。
丰厚底蕴、新潮体验同步登场。“飞鸿故里”西樵仍是“好打西樵”,以精彩连场的武术赛事为切入口,结合本土文旅体资源优势,打出“武术赛事+镇域品牌”的好功夫。与此同时,开心麻花高燃功夫音乐剧《咏春》回归“主场”,在南海影剧院再度上演。“珠江文明的灯塔”西樵山上,“旅游+体育+森林体验+文创+研学+集市”人气十足,景区在上半年重大节假日游客接待量超76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最能打的音乐剧”《咏春》取材于南海功夫文化。主办方供图
“最能打的音乐剧”《咏春》取材于南海功夫文化。主办方供图
兼具蓬勃“烟火气”、氤氲“文化味”、新潮“妙体验”,丹灶罗行艺术墟同样如此,让传统、现代与特色在文旅融合中碰撞出美妙火花。
去年以来,这里通过实施文产特派员制度,营建“文产特派员之家”,吸引艺术家驻留创作,开设工作室、美术馆、音乐剧场等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艺术乡创新地标,越来越多游客群众参与成为艺术“合伙人”。
目前,罗行艺术墟已实行常态化运营,多个艺术展览及场馆免费开放,持续举办周末市集等活动,暑期仅着力研学,就以“玩转创意”“感受自然”“深耕文化”“创摄罗行”为主题推出活动,进一步“圈粉”。
罗行墟曾因水而兴、因竹编手工业而盛,现为艺术乡创新地标。丹灶镇供图
罗行墟曾因水而兴、因竹编手工业而盛,现为艺术乡创新地标。丹灶镇供图
聚力人文经济:
“天时地利人和”促文商旅共兴
“文旅南海”同时具备多重优势,与这座城市独特的发展轨迹密不可分。
首先,亿年山川、万年文化、千年水脉、百年工业,造就了南海独特的文化向心力。再者,从唐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吹响革新号角,再到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南海在开放、求新之路上从未停歇,创造了“全国首富县”“中国县域经济标杆”的辉煌,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基础设施。
在先天优势、发力基础之外,南海文旅发展的“底子”还包括紧挨广州,作为广佛通道的重要一环,交通网络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后天发力,则指向同一个关键词:人文经济。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这是人文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南海近一年多以来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
2024年是南海的“人文经济元年”。南海“新春第一会”首次提出,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自始,全区上下积极探索人文经济新赛道,以人文理念撬动各方面工作的理念渐入人心,造就人文与经济交融共兴的良好势头。
这很可能是南海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全局中,把文化放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可以说,南海用“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文旅,人文经济就是“人和”之力。
对于阶段性成果,数据是力证。2024年,南海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02.16万人次,同比增长41.62%;旅游总收入255.47亿元,同比增长36.21%。到2025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近1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8.7%。
“自选动作”加码:
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活”文旅
与全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同样,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南海片区,也是南海亮眼的“自选动作”。
规划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是佛山着眼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再造一个新佛山”作出的重大部署,其中,南海承担的“分量”最重。先行区核心区的六个镇街中,南海西部三镇全域入列,GDP占比近四成;协同区中,狮山也有一席之地。
今年4月,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的建设思路发布。全区要以此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以人文引领、科技驱动,落地推进超180个、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重点项目。打造“人文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目标之一,细分举措包括打响“西樵山文化”核心IP,打造大地艺术节、南海“龙超”“墟游记”三大特色文化品牌等等。发力点位所及,皆为人文特色片区所在。
目标既定,行动不止。6月下旬发布的《南海区2025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涵括了12大特色文旅IP、超200场精彩赛事活动,目标直指游客总数、过夜游客与旅游收入3个10%的增长。
还有来自企业的共识与合力。“广东千古情——一生必看的演出!”暑期旺季,广东千古情景区宣传广告处处可见,显眼吸睛。景区里,音乐、舞蹈、泼水、科技等表演元素齐集,“千古情狂欢节”点燃游玩新“潮”。
今年暑期(7月12日-8月17日),广东千古情景区推出“千古情狂欢节”。 景区供图
今年暑期(7月12日-8月17日),广东千古情景区推出“千古情狂欢节”。 景区供图
可以肯定的是,和遍布全区的连场好戏一样,特质更鲜明、吸引力更强的“文旅南海”,精彩继续有来。
撰文:陈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