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茂名信宜的山水赛道再度被激活。2025广东环云开山越野赛于云开山脉的钱排李花谷鸣枪开跑。
伴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会歌激昂的旋律,1072名跑者踏雾而行,穿梭于大田顶、竹海与草甸之间,在这条融合了极致风光与艰苦爬升的生态赛道上,开启了又一场速度与毅力的较量。
这是信宜今年在李乡竹海旅游度假区举办的第4场大型户外赛事。从车轮到脚步,持续不断的赛事引擎,正驱动着信宜以“体育+”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流量转为消费增量
此次赛事设置了60公里与30公里两条独立赛道,穿梭于信宜不同的风景画廊。
60公里组穿越澄净的银岩天池、硕果摇曳的北梭甜柿林与海拔1703.8米的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累计爬升达3252米;30公里组则徜徉于幽深的马安竹海、诗意山水瀑布与石人顶草原的辽阔,1755米的爬升同样充满挑战。
这种独立的赛道设计,意味着赛道规划、补给保障与人员投入成倍增加,但却最大化地展现了信宜山水的多样性,让不同赛道的跑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极致体验。
“我提前研究了路线,30公里CP1银岩天池那段近700米的爬升是我今天最大挑战。”来自广州的参赛者小肖在赛前激动地表示,当天的气候十分舒适,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被调动起来了,非常有信心高质量完赛。
“信宜太美了,下次会约上朋友一起再来的!”30公里组男子冠军、来自深圳的跑者李海南对信宜的初体验赞不绝口:“赛道可跑性很强,一路的风景更是惊喜。李花谷、竹林段,还有沿途热情的村民,都让人印象深刻。”
赛事服务在跑友中收获了“细致入微,充满人情味”的一致好评。主办方从跑者需求出发的精细安排,以及沿途村民自发设立的补给点,奉上当地特产、茶点,共同铸就了这场赛事的温暖底色。
这场山野间的竞技,辐射效应已清晰显现于赛场之外。这个周末,赛场周边酒店“一房难求”,特色餐饮与土特产销售火爆,形成了“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消费”的热潮,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
这条蜿蜒的赛道上,奔涌的不只是跑者的汗水,更是一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
自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信宜系统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建有3000个体育场地(含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网球场、游泳场、全民健身广场等),构建起以市区体育中心为核心、镇街健身广场为节点、行政村体育设施为基础的三级健身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9平方米。
硬件提升的同时,信宜持续完善文旅配套,通过民居风貌改造、河道景观提升,配套星级酒店与特色民宿,为赛事举办提供了完善的硬件支撑。

信宜马安竹海。资料图
今年以来,信宜在李乡竹海旅游度假区已先后举办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广东省KOM爬坡王挑战赛和环云开山越野赛等多场高规格体育赛事,累计吸引将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参赛。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资料图
赛事的成功运营则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与文旅、商业的融合。每一场赛事,信宜都精心打造“信宜手礼”——如“银妃”三华李、北梭甜柿和融合地方特色的奖牌、文创等伴手礼,并与景区、酒店联动推出优惠套餐,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把“赛事”变“赛道”,“流量”变“留量”。

2025广东环云开山越野赛伴手礼。邹祥亮 摄
信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发展股负责人刘城表示,下一步当地还将举办2026年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广东省KOM爬坡王挑战赛,并承办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手球、三人篮球及足球赛等项目。
这些密集落地的赛事,正是信宜主动呼应“十五运会”机遇、积极融入全省体育发展大局,将体育热潮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
撰文:李阳诗 邹祥亮
图片由大赛组委会提供(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