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永不稍息》央视频热播出圈,罗湖烟火气燃动荧屏

作者 郭悦 2025-09-16 21:45

20集精品短剧《立正,永不稍息》自8月18日登陆央视频以来,播放量已突破160万人次,成为同期本土题材微短剧中的一匹黑马。

“退役兵闯深圳!《立正!永不稍息》藏着最燃创业魂与罗湖烟火气。”剧中男主角乐大同的扮演者冯轶煊用这句话向观众发出邀请。

这部由粤宝影业出品,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网络连续剧,将深圳罗湖的地标与精神融为一体。

从东门老街的市井气息到国贸大厦的时代印记,从罗湖口岸的深港连接到梧桐山的生态风貌,这部剧全方位展现了罗湖作为深圳“根”与“窗”的独特魅力。

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创业者的热血与坚持,还能体会到深圳这座城市特有的包容与温暖。

深度刻画深圳精神,奋斗群像触动人心

“本剧深度紧扣‘来了就是深圳人’与‘立正永不稍息’的双重核心。”出品方粤宝影业负责人钟美婷在采访中表示,该剧通过讲述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深圳奋斗者在创业、生活、成长中的真实故事,生动刻画新时代深圳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群像。

剧中传递了深圳这座城市独有的“移民精神”与“奋斗内核”。主角为了推动公益项目,反复对接资源、调整方案,哪怕多次碰壁仍坚持推进;年轻演员为了呈现好一个市井角色,专门到罗湖老街观察生活、学习方言。

这种“立正”代表的直面问题的态度,“永不稍息”蕴含的持续奋斗的劲头,既是剧中角色的精神底色,也是深圳从“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都市的精神密码。

角色演绎真挚动人,演员收获成长启迪

“乐大同带着军人‘人在岛在阵地在’的信念,退役后帮女主角区鸽经营肠粉店,纵使遭刁难、店铺限流等种种困难仍从不退缩、耐心坚守。”冯轶煊分享到。

这个角色善良、坚定,从守岛到学直播,他不断自我调整,融入深圳节奏,尽显积极适应的态度。这段拍摄经历让他收获颇丰:“我懂了坚守的意义,无论是守护家国还是追逐梦想,初心才是最强大的力量;也更明白善良的价值,善举可凝聚力量、赢得尊重。”

女主角区鸽的扮演者阳知则分享了对角色的理解:“区鸽童年坎坷、甚至一度失明,但她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从跟随外婆在深圳卖肠粉到公益创业,在好友的帮助下,她一步步突破自我、迎来光明,在深圳拼出新天地。”

拍摄也让阳知有了新感悟:“别怕难,敢闯就有光明。从前觉得失明是天大的坎,现在懂了‘心不盲,路就不盲’;也更体谅身边人的付出,学会珍惜温暖。”

罗湖取景真实鲜活,地域特色赋予剧情独特魅力

为什么选择深圳罗湖作为主拍摄地?导演高峰坦言:“深圳是充满魅力的梦想之都,洋溢着爱与包容的氛围,创业案例多,能为创作提供鲜活素材。”

团队希望通过作品展现深圳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怀揣梦想的人来此创业、扎根。而罗湖作为深圳的“根”与“窗”,从东门老街的烟火气、国贸大厦的时代印记,到梧桐山的生态风貌,尽显‘老城焕新、新能促发展’特色。

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团队对深圳罗湖有了更深的感受。高峰分享道:“整个拍摄过程,我们团队最大的感受是:深圳的‘温度’和罗湖的‘烟火气’,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更具体、更动人。”

拍摄期间,团队遇到过很多“意外的温暖”:在翠竹水贝街道拍摄时,政府部门的协调保障;在东门老街拍摄时,老人分享的打拼经历被融入台词,让故事更贴近真实的深圳和罗湖。

政策支持及时有力,影视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钟美婷对罗湖影视产业政策有着深切体会:“罗湖出台的这些措施非常及时且具有前瞻性,对整个影视行业尤其是微短剧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

罗湖区的扶持政策覆盖影视产业全流程,包括高额资助主旋律、正能量题材创作,支持新建数字影棚,推动微短剧产业集聚与精品化,完善版权交易等措施。

这些政策为微短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措施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大大减轻了创作资金压力,让团队能够在剧本打磨、拍摄制作等环节投入更多资源,提升作品质量。

热度口碑双丰收,多元传播展现深圳魅力

《立正,永不稍息》自播出以来,热度与口碑双双丰收。粤宝影业相关负责人分享道:“该剧于8月18日在央视频首播,仅上线半月不到播放量突破160多万。”

剧集还将在多个平台播出:8月29日在广东省网络电视台(荔枝网)开设剧集专栏播出;9月13日同步登陆深圳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及壹深圳频道;9月中下旬上线优酷平台;9月底至10月将于山西大同市电视台播出;10月初在广东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并同步推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频道的海外播出工作。

从目前收到的数据和反馈来看,这部剧的热度、传播效果都超出了预期。许多观众表示“希望能多拍一些这样的深圳故事”,这种反馈对创作团队来说,比任何数据都更有价值,也让他们更有信心继续扎根深圳。

扎根深圳持续创作,未来作品值得期待

对于后续创作,粤宝影业团队表示会继续围绕“深圳故事”展开,并将罗湖作为重要拍摄地和故事来源。高峰导演表示:“因为我们觉得深圳还有很多‘没讲透’的好故事,而罗湖能为这些故事提供最独特的‘养分’。”

之所以坚持扎根深圳、扎根罗湖,核心是因为团队觉得“本土题材才有独特性”。现在很多剧的场景都很“同质化”,但深圳的“移民文化”“奋斗精神”,罗湖的“老根与新枝”,是其他城市没有的。

团队已启动《锈女》《东江纵队之小鬼班》等深圳题材新作的筹备。这一系列作品将从不同维度编织深圳的精神图谱,形成“深圳故事”的影视IP矩阵,打造更多精彩的深圳故事。

拍摄期间,一位小朋友看到女主角拿着盲杖道具,特意拉着妈妈说别碰到她,还轻轻扶了下盲杖。

这样来自罗湖街头的微小善意,最终被写进了剧本,化作区鸽角色的一句台词:“心不盲,路就不盲。”

如今,这条条融合了罗湖烟火与深圳精神的创作之路,正通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吸引着更多追光者。


南方+记者 郭悦

出品方供图



编辑 张秉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