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一场球赛燃动一座城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9-02 08:50

抓住夏天的尾巴,“足球之乡”五华再次用足球点燃了这个夏天。

8月23日,五华县“球王杯”足球超级联赛(下称“县超”)鸣锣开战,这是全省首个由县级主办的“县超”赛事,以全民皆可上场的草根路线掀起一股热潮。

球迷观众为心仪球队欢呼呐喊。

球迷观众为心仪球队欢呼呐喊。

“人都爬到屋顶去看球了!”自发前来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球场,旺盛的人气更是带动了各地农产品和餐饮消费。除了线下观赛,线上观看也屡创新高。8月1日至9月1日8时,#五华县超 相关发文量7874条,互动量6.95万,影响力值3571.65万,其中自开赛以来,#五华县超#球王争霸谁主沉浮 抖音社交平台话题总播放量超过1100万。

一场小县城的足球联赛,何以能点燃全民的激情?

双方在球场上展开激烈较量。

双方在球场上展开激烈较量。

场内场外都是“热辣滚烫”

目前战罢三轮,25场比赛114粒进球,场均进球达到4.5个。其中,进球数最多的横陂队,3场比赛共14个进球。

观众直呼“只有进球,没有假球”,“他们在场上真的是拼尽全力,体现了那句‘没有人情世故,全是对胜利的渴望’,非常精彩。”市民黄国亮说,“县超”开赛以来每场比赛他都到场,争取往后每场都来。

8月31日,横陂主场3比2胜安流。“安流有点强,他们的进攻实力很猛,多次给我们的防线造成压力。”横陂队教练郑紫强是一名足球老师,这是他第一次当教练,他直言,“有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这就是足球的纯粹和快乐。”

要知道,在赛前他们还是互呛的状态。横陂喊出“横刀立马在前,安能撼我半分?”,安流犀利回怼“今天你‘横’竖都得输”,两队未开赛便已剑拔弩张。

从赛前的火药味十足到半场后的惺惺相惜,足球精神中“超越胜负、团结共进”的内核在此刻显现出来,这种转变不仅发生在赛场上,也存在于赛场外。

“其实安流也挺强的,你看10号那个。”“安流踢得挺好的,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比横陂差就差在队伍契合度、体力这两方面。”“安流有跟横陂对拼的资格,这球踢得精彩。”观众热烈讨论,现场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

从县城到乡镇、从球场到场外,“县超”成为当下五华群众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话题。

“县超”的火热,早在开赛哨响前就已开始。每逢赛前交战双方的喊话,都能成为群众最为期待的环节,“梗味”十足,让比赛的期待值拉满。

“潭下鹰嘴桃和长布坚果之争。”“谁赢谁是华哥。”“顺手牵羊拿三分。”网友直呼,没想到这届球队这么会玩,每一句都精准砸中笑点。这些喊话看似互怼,却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巧用农特产品隔空喊话比拼特色产业,既藏着地域亲切感又暗喻赛场目标,让“特产梗”玩出了创意与气势。

拼的是气势、晒的是创意、秀的是家乡文化。各乡镇球队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将当地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特色产品等转化为足球狂欢。

以梅林镇为例,8月24日是梅林镇的首战。这个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的小镇,却有6000多名球迷到场观赛,对足球的热爱和对“县超”的期待可见一斑。“只要五华‘县超’每年举办,我每年最少赞助10万元,希望赛事一直办下去!”赛前,梅林镇企业家周初专程从深圳赶回来看球,表示将支持五华“县超”办得更精彩。

“县超”早已超越足球本身,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全城动员的热烈互动。盼的就是那声开场哨声,看的就是球员的拼搏对抗,乐的就是场下“恩怨”互动。

“县超”强调全民皆可参与

“县超”并非凭空出世。

“‘县超’的举办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其历史可追溯到2003年首届‘球王杯’春节足球联赛,至2025年春节已举办了21届。”五华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张炳锋介绍赛事背景。

可以说,“县超”是历届“球王杯”的升级版,参赛队伍从8支拓展到16支,不仅覆盖全县,赛制也有较大调整,名称也改为“县超”打开了格局。

“县超”是一场家门口的足球嘉年华。

“县超”是一场家门口的足球嘉年华。

与“苏超”相比,尽管“县超”同样是主打群众体育竞技,但它并不只停留在“抄作业”层面,而是玩出了自己的精彩。

从比赛人员来看,此次全县16支队伍共计224名运动员参赛,是该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社会足球赛事,赛程持续两个月,共进行64场角逐。

值得一提的是,在“县超”赛场上奔跑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老师、村干部、店家、外卖员、快递员、装修工、大学生……他们白天上班、晚上练球、周末比赛,在球场上诠释“职业有界,足球无界”。

相比“苏超”每支队伍最多允许3名职业球员参加的设定,“县超”更强调全民皆可参与,参赛球员只要年满16周岁即可报名,体现出本次赛事极高的群众参与度。

此外,在年龄上更是老中青携手,从17岁小将到52岁老将,兼具经验与活力。例如,横陂队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给年轻球员学习和锻炼机会,“横陂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年轻队员10人,占71%,其中8人是来自本镇校园足球联赛培养出来的学生。”横陂镇副镇长古琦说。

从比赛时间来看,64场赛事均安排在周末进行,既方便广大市民朋友在闲暇之余前往现场观赛,也让参赛球员在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全身心投入比赛,“县超”真正把“全民足球”落实到了每一场比赛。

从比赛赛制来看,“苏超”是采用主客场单循环赛制,“县超”则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这种赛制常用于职业联赛,更注重公平性和竞技深度,让参赛队伍有更多相互切磋交流的机会,全面地反映队伍实力。”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曾经纬说。

根据赛程安排,“县超”将持续比赛到今年10月底,还有很多的精彩等待上演,拭目以待,值得期待。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文字记者 汪思婷

摄影记者 杨斐君

通讯员 曾文敏 周扬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