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出品电影《日掛中天》在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斩获大奖,中国内地女演员辛芷蕾凭借该部电影,夺得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项。这是广东省首次入围世界三大顶级电影节的电影。
在增城出品,取景越秀、海珠等地,《日掛中天》与广州有着不解之缘。影片由在广州增城区注册的广州薄荷糖影业作为第一出品方,获得2025年度广州市电影产业专项扶持经费资助。
从广州走出,登上国际三大电影节的领奖台,闪耀威尼斯,一部影片的成功,背后折射出广州电影创作生产“沃土”的培育能力。近年来,一部又一部“广州出品”在市场、在电影节展中获得成功,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与真金白银的产业扶持,广州正成为越来越多影视企业青睐之地。
出品企业“首战即告捷”
令人意外的是,登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领奖台的《日掛中天》,竟是出品方广州薄荷糖影业首部开机的电影。
首战即告捷,广州薄荷糖董事长陈有方坦言入围参加奖项角逐时是“忐忑”,拿到奖项时“为日后公司发展、投资电影作品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我们代表的不仅是我们公司,也代表的是广东省、广州市,我们这次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还是离不开整个市里省里对我们的支持。”陈有方透露,从剧本阶段,广州就给予了很大支持,在拍摄中,各个地方从县区市以及所有的部门都给予了非常好的协同支持,广东以及广州在政策方面出台了包括票房、剧本,还有对拍摄取景的各种支持,“政策力度都很大,我们现在已经全部落实到位,拿到相关的扶持。”
《日掛中天》的拍摄取景于广东广州、韶关、东莞等地,在陈有方看来,广东流动性强的地域特色与电影所需要展现的场景人物相符。“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在广州取景,今年上映的电影《长安的荔枝》也是在广东取景。广东的人口具有很大流动性,能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不同样式的人物。”
看好广州的不仅只有薄荷糖影业。
“这次获奖作品《日掛中天》不仅是在广东取景的作品,也是真正的广州出品。”广东影视综合服务平台主任赵梦菲介绍,广州薄荷糖影业公司注册落户在广州市增城区宝盛国际ICC创新中心园区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影视创作人才基地。这个成立于2023年12月的基地,已经吸引了光线影业(广州)有限公司、广东联瑞木马影业等超过30家影视文化企业落户。新的企业还在不断入驻,如北京麦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内头部影视企业正在办理注册落户手续。
“广东目前的影视产业和市场正在发展中,还有潜力与空间,这也是我们看好这里的原因。”广东昊天同源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文学就将企业落在了这里,首部电影《少年追梦人》已在增城拍摄完毕,预计元旦在影院上映,电影的演员及场景全部在增城选拔及拍摄。“现在我们在筹拍第二部女性励志电影《小小的她》,而《少年追梦人》我们也准备拍摄成为系列,讲述增城本土小孩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的励志故事。”
一枝独秀不是春。影视企业看中在地服务及政策集聚在此,而业态的集聚又再度促进影视产业的壮大,让在地服务及政策支撑发挥更大效能。
“基地希望推动湾区电影创作高质量发展和发掘培养青年电影专业人才,整合湾区影视资源优势,共建青年影视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搭建深化粤港澳影视青年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新阵地。”赵梦菲说,今年上线的“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汇聚了广东全省取景地等影视资源以及公开政策信息、各地市影视服务机构联系方式等,为在粤、来粤拍摄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
短剧“横店”创新求变
跟着市场需求走,在创新中探新路,是一个企业、行业、产业永葆活力的必经之路。
同在增城,与增江相伴的1978电影小镇,本就由增城糖纸厂创意性整合开发改造而来,瞄准影视产业发展,引进“华语戏剧盛典”“华语音乐传媒盛典”“华语电影传媒盛典”“中国戏曲电影发展论坛”四大IP,成为大湾区影视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如今,短剧风靡,1978电影小镇融合商业、旅游、文创等元素,打造大湾区首家沉浸式微短剧小镇。走进小镇内的增城聚荔短剧拍摄基地,园区里开阔的工业厂房变身“室内实景库”,家居、办公室、医疗场所“一屋一景”,剧组可按需按小时租赁场地,每月约有5—10个剧组在此拍摄。目前已有《旷野之境》《进击的金秘书》《金莲》《巢战3》《一树桃花千朵红》等50多部影视作品(含微短剧)在此取景。
1978电影小镇总经理陈胜平表示:“目前电影小镇已吸引近50家影视产业相关企业在此落户。租金方面我们也给到最低折扣,入驻企业在享受区域租金补贴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给到接近30%的租金补贴。如影视剧组存在拍摄需求,我们积极对接满足需求。”
北京三山川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誉词就是受园区及周边环境吸引,选择到此落户。今年4月进军短剧行业,7月底他就在增城1978电影小镇注册了新的公司,作为未来短剧运营的主体。
“我们一直想找一个条件相对成熟、硬件设施比较好的园区。”王誉词谈及为何将企业从北京搬到广州增城,“短剧成本不高,要求尽量不转场或少转场,我们团队第一次来1978电影小镇就认为无论从环境上还是基础条件上都很适合短剧拍摄,包括自然气候、地处大湾区、园区配套、邻近增江等。在这里我们已经完成了2部短剧的拍摄,预计9月20日前后上线。”
产业服务是综合的。除了园区基地、出台政策,增城本地对拍摄资源、影视服务等也进行了整合、搭建影视拍摄服务平台。
“线上我们开发了‘增城聚荔’服务小程序,汇总增城所有相关景点及可拍摄点位,以及提供的吃住行和落户相关的协拍服务。增城区也召集了全区13个镇街统一协调各部门主要景点,方便外地过来的剧组拍摄。”广州市增城区影视文化协会会长刘莉也提到,增城既有南部CBD的生活工作场景,又有北部无工业纯生态文旅的场景,剧组取景时间成本低,较易找到符合剧本需求的场景,“目前增城已有700多家影视企业在此落户。”
以电影“广交世界”
一批知名的电影IP曾从广州走出——《中国医生》《拆弹专家2》《南越宫词》《点点星光》《雄狮少年》《默杀》《落凡尘》《康熙与路易十四》《猎金游戏》等一批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广州出品”佳作获得市场认可,“猪猪侠”“百变校巴”“喜羊羊与灰太狼”“雄狮少年”等原创动漫IP颇受观众喜爱。
从政策支持到生态培育,广州大力推动电影全产业链建设,营造电影发展良好生态,推动全市电影市场繁荣发展。
去年3月,广州印发实施了《广州市扶持电影产业发展规定》,从创作、拍摄、制作、宣发等全链条对电影产业给予支持,着力支持重大电影项目、鼓励生产广州精品和培育良好电影生态。
去年,广州对《克什米尔公主号》《落凡尘》《默杀》等26个项目给予2000余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涵盖电影创作、电影园区、电影人才等8大领域,直接撬动电影投资14.5亿元。今年,广州再次对《日掛中天》《乌江引》等31个项目予以扶持,总扶持金额近1000万元。至此,广州已连续5年对优秀电影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推动电影产业生态明显向好。
政策扶持的吸引下,广州影视行业企业逐渐聚集成链,涵盖取景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等全产业链条。优质生态进一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布局广州,博纳影业、英皇娱乐、寰亚娱乐、联瑞影业、长影时代、欢乐时光、猫眼影业等头部电影企业相继来穗落户。今年以来,中影、光线影业、新丽传媒、紫映影业、超乐无限等一批企业落户广州。
在引入头部企业的同时,电影园区和拍摄基地建设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为来穗企业提供“入驻即拍”的配套,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紫泥堂影视拍摄基地、1978电影小镇、湾区(黄埔)电影出海产业园、豆园等一批影视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企业聚集,生态渐成,更需搭建交流交易平台。以电影节展为节点,近年来,广州连续举办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全国电影(广州)交易会、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穗港澳影视项目对接会、广州大学生电影展等电影节展活动,不断集聚电影资源、优化电影氛围,为全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去年9月,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交易额超60亿元,今年的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定于12月18日至21日举办,继续以电影之名“广交世界”,面向大众、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着力打造有业内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交流交易平台。
南方+记者 郑慧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