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各美其美,高要区回龙镇典型村发展多点开花

作者 施亮 2024-12-30 18:30

近年来,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共建,把培育建设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

干群合力,规划引领带动乡村振兴

“宽郊金龙”是发源于回龙镇宽郊村的舞龙活动,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所舞金龙身粗体重,需32人密切配合才能做到人龙合一、栩栩如生,因此在“宽郊金龙”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核心的“宽郊精神”。

高要回龙镇“宽郊金龙”。

高要回龙镇“宽郊金龙”。

作为高要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宽郊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领航,发挥“宽郊精神”,以支部为“龙头”带动干部群众“龙身”合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到户倾听民心民声,把村民意愿作为重要参考,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对村庄的定位、风格、功能、资源等进行深入研究,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工作思路,突出地方特色,完成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编制,乡村发展布局、路径更加明晰。

该村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爱心人士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以村中的“宽郊金龙”传统文化为载体,常态化举办金龙巡游等活动丰富本村和周边村民文娱生活,完成金龙村标、金龙广场以及金龙墙绘等项目建设,着力将“宽郊金龙”传统历史文化发扬光大,焕发古村新活力,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目前,“宽郊金龙”已被列为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史馆也在筹划建设中,有望于近期落地,进一步强化村民内心文化认同。

管控风貌,环境优化改善居民生活

回龙镇大井村是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名村。今年以来,大井村以擦亮乡村容颜为目标,村两委干部带头入户宣讲“百千万工程”政策内容,组织引导村民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对村主干道、村内道路、房前屋后等区域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等进行清理规整,对垃圾问题易反弹区域通过设置警示牌、增设围栏围挡等方式,减少乱堆乱放,合理布局垃圾收集转运点,从源头减量。

大井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和村民共同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

大井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和村民共同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

据统计,该村共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89处,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52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61处。此外,该村还完成了污水管网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横流等“脏乱差”问题,乡村的美丽度和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加强引导,文明乡风滋润基层治理

酒堂(祠堂)素来是高要群众祭拜祖先、集体议事、摆酒设宴的重要场所,松山村作为高要区文化进酒堂示范点,近年来积极利用酒堂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展示村史、门楼、茶果节以及姓氏名人等内容,致力将酒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用新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引导村民自觉崇尚清风正气、破除陈规陋习。

松山村开展“文明实践新酒堂 引领乡村新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集市活动。

松山村开展“文明实践新酒堂 引领乡村新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集市活动。

该村坚持每年完善村规民约,村委会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社会公德、婚丧嫁娶等内容纳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并充分依托红白理事会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把法治宣传、依法治理与村级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平台,持续开展“送法进鱼塘”“榕树下课堂”等法治宣传行动。

松山村落实村法律顾问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审核项目合同、资产资源处置协议等制度,将村级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针对村民实际需要,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鉴定指引、纠纷调解等服务,带动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十年间,松山村零人员涉毒涉罪,实现了小问题不出村,村内重要决策由村党组织协调解决,基层民主精神鲜活,法治氛围浓厚。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慕容婉琪

编辑 刘宇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