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辰
一名31岁男子跨省闪婚后,因不堪女方消失、人财两空,在闪婚5天后服农药自杀,引发全网关注。媒体走访调查发现,跨省闪婚闪离全国多地频发,牵线搭桥的中介中多有贵州婚介身影。
其运作模式是,男方红娘负责从四五线小城镇输送大龄未婚男青年,客服通过交友软件物色潜在女性客户,女方红娘则游说离异带小孩、负债女性成为闪婚女方,“欠债这种成交率会高一些”。各方分工协作、全程紧逼,实现快速配对、拿到高额分成。
单身男性视这些标榜自己“最正规,最靠谱,最快速”的婚介为救命稻草,愿意花十万甚至二十万中介费委托红娘帮自己找姻缘,然而,急婚心理被人轻而易举拿捏利用。
采访中从业者将撮合成婚称为“交易”,他们发现“完全不用愁男客户的来源,全国各地有很多”,于是把重点放在了寻找急于用钱、愿意闪婚的女性上,以提高“成交率”。有的红娘从服务费中提成,有的则是从男方彩礼中抽成,“女嘉宾拿得越少,你(红娘)拿得越多”,这样的设计给了红娘推高彩礼的动机。
这般选人标准、收益模式,遵循的显然不是合适为先,而是利益为先。在这部分婚介眼中,婚姻更像是场交易,男方是消费者,自己是供货商,女方的角色更为复杂。通过不良婚介寻找高质量婚姻,大概率是缘木求鱼。
当然,媒体对跨省闪婚产业链的调查给了读者上帝视角,“身在山中”的男方是否有可能洞察风险呢?
媒体梳理30多个跨省闪婚失败家庭的经历发现,贵州当地婚介促成的闪婚多在1—3天内完成。在没有交钱和签协议领证前,婚介所不允许双方过多接触,不能加联系方式,否则“后果自负”。
置身其中,可以看到跨省闪婚的风险点有三个:多地跨省闪婚闪离的前车之鉴;闪婚与介绍型婚姻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双方接触时间不长,缺乏深入了解,更难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而这些是婚姻长久的必备条件;再有则是若彩礼数量在能否成婚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是决定性地位,男方也应当认识到,以利得来的短暂婚姻大概率也要以利维护,否则脆弱的结合很容易崩解。
现实中,经历了闪婚闪离、人财两空的男性很难完全挽回物质损失。婚介悉心设计了合同,特别注明中介费是自愿给的,类似条款规避了法律责任。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三种应当返还彩礼的情形,但在判断彩礼是否返还、返还数额上,要综合考虑男女双方共同生活时间长短、彩礼数额与家庭收入水平、是否生育子女等多种因素,即可以酌情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
不仅数十万的中介费、彩礼会遭受损失,精神伤害甚至由负面情绪引起的极端行为更是不容忽视。
除了加强监管、畅通救济渠道,建立更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婚介机构、为适婚群体寻找合适的配偶值得期待。更重要的是,急婚男性自己要认识到,金钱能买到的最多是一纸结婚证,长久稳定的婚姻离不开相互了解与信任。速来的不一定是爱情,更可能是陷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