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亿流量!揭阳文旅火热出圈

作者 唐楚生;张冰纯 2025-02-20 15:28

在过去的这个春节,广东揭阳成为无数外地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他们穿梭于揭阳的大街小巷,领略榕城青狮、揭东烧龙、普宁英歌、揭西客家文化、惠来海滨风光,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足迹,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风格各异的“打卡”视频,或清新自然,或诙谐搞怪……他们将旅途点滴剪辑成一个个精彩的Vlog。

在《2025抖音春节非遗数据报告》中,英歌播放量39亿、舞狮播放量25亿,双双入围“视频播放量最多的非遗TOP5”榜单,合计64亿流量足见揭阳文旅热度值。春节期间,直播间成为表演类非遗“第二舞台”,英歌跻身“直播热度最高的表演类非遗TOP3”,更显揭阳新春氛围别样浓。

《抖音春节非遗数据报告》。

《抖音春节非遗数据报告》。

揭阳文旅公开的消息显示,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八天),揭阳市总游客量232.10万人次,同比增长12.46%;其中外地入揭游客19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94%;过夜游客93.71万人次,同比增长22.24%,游客过夜率40.37%。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562598人次,同比增长34%;星级饭店入住人数同比增长15%。可以说,今年春节揭阳的城市旅游属实火热,那揭阳文旅“逆袭”的背后有哪些因素推动?

01霸榜热搜,揭阳出圈

文化出圈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先看今年的非遗出圈“成绩单”——

过去这个春节,“中华战舞”“小时迁”“舞狮小女孩”“普宁英歌最强氛围组”等话题热搜霸榜各大社交平台,揭阳普宁英歌、榕城舞狮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全国非遗文化的“重头戏”。

在除夕夜的2025央视春晚舞台上,普宁英歌“两大王牌战队”揭阳普宁南山英歌队与富美青年英歌队携手带来《潮起舞英歌》,将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从路边表演一步步登上全国性舞台的“揭阳小狮妹”林熙悦,在春晚节目《登高》中占据C位,大放异彩,诠释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引发了央媒、省媒等众多权威媒体的争相报道。

回看春节的热搜,揭阳的非遗文化特别是普宁英歌和榕城舞狮,在央视春晚和社交平台短视频的传播加持下,浏览量呈现了高增长的趋势,#中华战舞潮汕英歌#等话题的相关视频播放就超过了28.9亿次播放。仅在2025年春节期间,揭阳普宁英歌吸引了超过50万游客现场观看,成为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

普宁英歌在2025年春晚亮相。

普宁英歌在2025年春晚亮相。

榕城狮舞在2025年春晚亮相。

榕城狮舞在2025年春晚亮相。

今年春节,揭阳的城市旅游实现现象级突破,“出圈”的背后是通过IP化运作塑造特色文旅品牌

事实上,IP营销在品牌经营中很常见,不少品牌借独特IP形象、故事制造新话题,引发市场热度,增加流量,这是品牌营销常用技巧。

放眼全国,各地各式旅游邀约热情放送:观演式旅游、特种兵式旅游、City Walk等旅游方式持续爆火。为做好今年春节话题,揭阳融入普宁英歌、榕城舞狮等具有揭阳特色的IP,提前邀约旅客,“喊话”各地市民到揭阳一览非遗风采;推出“请到揭阳过大年”系列活动,包括开展首届潮剧文旅生活周、英歌主题文创设计大赛成果展、非遗展等,让游客在首个非遗春节感受揭阳传统文化魅力。其中,榕城区开展“青狮献瑞 事事如意”迎新春活动,国家级非遗揭阳青狮惊艳亮相,传递美好祝愿;揭东区举办“阳美火把节”,“民俗文化+英歌舞”游行与火把巡游同步进行,火把舞动,场面震撼;普宁市英歌巡游吸引多支队伍参与,霸榜“抖音热搜”广东榜;揭西县“棉湖营锣鼓”巡游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英歌等队伍齐出动,吸引众多观众;惠来县春节文娱游演融入迎春醒狮、潮汕英歌等特色元素,氛围感十足……

加上在揭阳古城等众多旅客流动的场域,植入英歌、石狮、“揭阳”地名等元素的奶茶、咖啡、手办、冰箱贴,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让揭阳旅游持续升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网络上发声,这批接地气、风格化、在地性的民俗体验和文创产品,正是“推手”们制作Vlog、直播“打卡”的一手“好材料”。

02古城焕新 寻旧看新

“今年,踏入揭阳古城,变化是什么?”

“骑楼百年老字号重现。”“打铜街人来人往的盛景仿佛回到三十年前。”“西湖公园双象回归了,来寻找一波童年回忆”……

揭阳古城拥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被誉为“海滨邹鲁”和“水上莲花”,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自宋朝以来,该地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名人的层出不穷令人瞩目,哺育着一代代揭阳儿女。

今年春节,地图软件人流量热力图显示,揭阳古城进贤门、揭阳学宫、中山路、打铜街、西湖公园等地人流量较高并呈现红色,一度出现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景象,“出圈”的背后不单单是外地旅客蜂拥而至,还是古城修葺一新,家乡人民重返故地看变化

揭阳古城。张冰纯 摄

揭阳古城。张冰纯 摄

事实上,揭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每逢新春佳节,一大批在珠三角工作、生活的揭阳人便会回到家乡,他们通常会携带一家老小,走走儿时常去的古城、吃吃经典的“古早味”,重现一幕幕童年记忆。

在今年春节前夕,揭阳古城修缮工程提上日程:街巷的路面变得平整宽阔,“三线”整治见成效,坑洼路面精心修缮,排水系统也得到了全面升级;骑楼群更是植入光影展示,完成灯光亮化、细致复原百年老字号等升级,修旧如旧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下

修缮后的骑楼建筑。张加欣 摄

修缮后的骑楼建筑。张加欣 摄

这个年,相较于“浓妆艳抹”的商业化古城,揭阳古城以其历史底蕴、建筑特色,为旅客带去一定的文旅体验。

此外,揭阳推动民俗文化与现代旅行相结合,为游客带去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也让家乡人民看到变化,感受到惊喜。其中,以英歌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英歌情》成功开演,为观众带去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古城出现数家英歌服装换装馆,旅客在欣赏古老的民俗风情之余,还能亲身参与其中。根据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发布的《2025春节消费数据报告》,英歌舞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高达795%。

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并非尘封的历史标本,而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基因。今年春节,揭阳的破圈之路足见通过精准IP打造、古城保育活化等元素,有效提升这座城市将非遗文化转化为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字:唐楚生 张冰纯 张加欣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