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访谈|黄识航:推动中山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作者 廖瀚;叶志文 2025-02-28 06:31

2024年,中山外贸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交出了一份远超预期的成绩单,进出口规模突破2800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彰显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中山市商务局通过政策保障、企业服务、市场拓展、平台搭建等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推动全市规模实现新突破。

2025年,中山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山市商务局局长黄识航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山市商务局将继续做好政策保障,形成政府部门带头、行业商协会带队、各行业企业抱团“出海”拓市场的良好氛围,提升“中山智造”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推动产业带转型“触网”出海,加快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进一步提升中山市对外开放水平。

图为中山港货运码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图为中山港货运码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全市外贸呈现“五大提升”

南方日报:2024年,中山在外贸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还将有哪些新举措?

黄识航:中山市商务局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部署,扎实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针对性实施了“促进对外贸易项目政策”及“‘百展千企’拓市场扶持政策”。实施政策近两年来,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明显,助推全市外贸呈现五大提升:

一是助推全域参展更趋积极。累计统筹组织超5100家次企业参展“百展千企”境外242场次展会,“百展千企”拓市场扶持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案例榜单”。

二是助推国际市场更趋多元。贸易往来国家地区扩大至231个,其中对160个贸易伙伴实现增长,两年来中山市对拉丁美洲、中东国家进出口均增长超30%,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超40%,新兴市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三是助推贸易结构更趋优化。2024年,中山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9%,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提升至79%,出口规模排全国第14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0.7%,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提升至19%。

四是助推贸易主体及梯队更趋壮大。在稳外贸政策“真金白银”扶持下,企业外向型发展后劲更足,2024年全市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共计6855家,同比增长23.9%,数量再创新高。

五是助推服务实体经济更趋韧性。“百展千企”政策推动企业合计拓展境外意向订单超150亿元,为企业产值增量引入“源头活水”。“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保障了2986家外贸企业出口超17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中山市商务局还将采取如下措施,助力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一是做好政策保障。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省级稳外贸政策,加强外贸政策储备,优化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等稳外贸措施,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二是持续拓展市场。落实“粤贸全球”2025年展览目录,实施中山市“百展千企”拓市场计划,推动省市展览效应叠加发力,形成政府部门带头、行业商协会带队、各行业企业抱团“出海”拓市场的良好氛围。

三是培育外贸平台。深化与国家级进出口商会的合作内容,通过联合举办“国字号”活动不断擦亮中山品牌,推动建材装饰、办公家具等产业,推动一批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图为中山保税物流中心。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图为中山保税物流中心。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取胜

实施“产业集群+品牌矩阵”双驱动策略

南方日报: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实施强优品牌战略工程,中山市商务局如何助推中山产业集群提升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黄识航:品牌建设是中山市外贸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取胜转型的关键。近年来,中山市商务局围绕“产业集群+品牌矩阵”双驱动策略,一是抱团打造“中山专区”。在重点境外展会上为中山参展企业设立统一标识,开辟专区。灯饰行业方面,去年中山市组织了170余家企业参加香港国际春季灯饰展,组团展览面积超2300平方米,参展企业和展览面积为历届中山展团之最。并从中优选26家企业打造了近400平方米的中山专区,集中展示中山市灯饰行业形象,展会期间中山市企业累计意向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0%。家电行业方面,成功获得行业最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全球大展——德国IFA展一级代理,组织40多家中山企业抱团参展,并集中打造“中山馆”“南头馆”,举办开幕仪式,增设“中山智造”的展旗,吸引了国际媒体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中山智造”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二是布局海外“中山展馆”。以中山市举办第十二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为契机,以侨促贸,在哥斯达黎加成功举办中山名优商品展示活动。同步打造了“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中国(中山)名优商品展贸中心”,立足产业优势,集中展示38家代表性企业共260余件优质中山商品,涵盖家电、灯饰、五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全方位展现“中山智造”品牌魅力,为中山市企业开拓哥斯达黎加以及其他拉美国家市场提供一个重要基地和平台。

未来,中山市商务局将继续推进“拼船出海”策略,推动中山货抱团“走出去”拓市场,通过展会提升“中山智造”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总结复盘建立哥斯达黎加名优商品展贸中心的经验做法,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向其他新兴市场复制延伸,在全球重点国家建立“中山造”产品海外展销平台网络。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产业带转型“触网”出海

南方日报:近年来,中山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取得不少成效。2025年,中山将如何助推电商业态与产业发展进一步融合?

黄识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工作要求,中山一直在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方面下功夫,着力加速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今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重点方向进一步助力中山市跨境电商行业的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推动产业带转型“触网”出海。积极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会同有关单位针对中山市优势产业挑选有意愿、有条件转型跨境电商业务的重点企业开展个性化辅导,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主体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引领中山市传统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新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与主流平台的合作,支持跨境电商平台深入灯饰、家电、服装等中山市特色产业带开展对接,立足中山市产业集群优势提供出海转型解决方案,推动跨境电商与本土产业带的融合发展和双向渗透。

二是巩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化的发展势头。继续抓好《中山市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山市支持外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十三条》《关于促进中山市电子商务集聚区发展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的落细落实,依托古镇镇灯饰产业带入选全省“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的契机,制定实施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会同有关镇街加快推进首批中山市电子商务集聚区的建设,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相关镇街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生态体系等重点任务进行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鼓励集聚区在平台合作、企业孵化、合规引导、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持续提升区域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不断提升完善跨境电商生态的服务能级。坚持政策与服务双轮驱动,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的联动与协同,强化对潜力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和规范经营指导,大力推广应用跨境电商的创新政策及便利化措施,促使改革红利充分协助企业突破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瓶颈。针对中山市产业带转型跨境电商的人才痛点加大服务保障力度,通过加强常态化本土电商专业人才培训、探索多主体联合培养模式、面向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育活动等举措补齐跨境电商生态发展短板。探索打造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对接引入平台运营、金融、物流、支付、财税、信保、法律、信息化等一站式、多元化服务资源,以完善的生态体系赋能制造业重塑产业优势。

南方日报:中山市商务局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

黄识航:一是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加强与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筹备成立“‘走出去’服务联盟”,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生产、物流、展销和仓储基地。推进“中山总部+海外制造基地”发展模式,聚焦链主企业出口拉动,有序引导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等优势产能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重点区域布局。

二是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度。全力优化新中山客运口岸通关环境,持续拓展组合港通关模式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港澳籍入境维修船舶及游艇直航业务。会同中山港海关谋划开发建设“中山口岸智慧监管平台”,提升口岸数字化水平,落实口岸降本增效。

三是提升平台对外开放度。积极推进综保区申建工作,推动中山市保税业务发展。推动自贸区中山联动发展区建设,加快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进一步提升中山市对外开放水平。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通讯员 卢忆

编辑 卢子衡 钟政经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