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象吗?山东大葱在湛江“扎根”了!
近日,走进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的北菜南种产业园,一棵棵大葱长势喜人,该产业园的大葱如今正逐渐步入成熟期,3月下旬将开始分批采收,销往全国各地。



(半人高的北方大葱湛江扎根!反季节疯长本月将销全国→,时长共32秒)
半人高的北方大葱湛江扎根!反季节疯长本月将销全国→
该产业园由湛江市金绿宝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投资建设,主要模式为充分利用遂溪冬季温暖的气候环境优势,将北方蔬菜品种引入遂溪种植,蔬菜成品运往北方销售,利用南北方气候差异,通过反季节种植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山东技术+高校指导
专治大葱“水土不服”
以往,北方大葱的种植在湛江一直处于空白区,在整个粤西地区也只有零星的经验。河头镇的这片大葱,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是重大的突破。
北方的苗,南方的天,中间差的是适应关。“我们选用的苗来自山东安丘,北方的昼夜温差能达到20℃,而我们这边的昼夜温差只有10℃左右,对施肥的浓度需求和对病虫的管理都不尽相同。”湛江市金绿宝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的负责人李文锋说。
为了避免北方大葱“水土不服”,李文锋组建了一支技术管理团队,负责“北菜南种”种植技术指导,由山东寿光市及遂溪县本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从种植时间、发货时间、种植密度等细节,都需要按照我们本土的情况慢慢进行调整。”李文锋说。
选择在河头镇开展这个种植项目,李文锋经过了深思熟虑。“遂溪的西边,尤其是207国道以西,非常适合发展‘北菜南种’。与东边相比,这边的雨水更少,农作物的用水更可控。”李文锋说。
同时,河头镇近年来注重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引进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项目的大面积用地。“河头镇作为农业专业镇,在北菜南种这个项目上,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了1600亩土地进行种植,并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解决了400人的就业问题。”河头镇党委副书记梁明辉说。
在葱地的不远处,还有一座大型的猪场引人瞩目。选择在猪场旁边种大葱,同样是李文锋的主动选择。“我们和广东海洋大学的教授有过多次交流,他们认为猪粪、猪尿是绝佳的有机肥来源,建议把葱地设在猪场的附近,可以极大减少有机肥的运输成本。”
多重助力下,北方大葱在湛江逐渐“扎稳脚跟”。
亩产已达18000斤
放在北方也是优异成绩
李水是该基地的技术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笔者走入这片大葱田,从土中挖出新鲜大葱,剥开来品尝,清脆的口感伴随“先甜后辣”的滋味令人难以忘怀。
谈及大葱的长势,李水满脸自豪:“目前,我们的大葱还有二十多天就上市了,现在的亩产达到18000斤,预计二十天后出产达到2万斤一亩,这样的成绩哪怕是和山东本土的大葱相比都已经是优异成绩。”
资料显示,中国大葱的平均亩产一般在8000到16000斤之间,与此作为对比,河头镇的这片大葱确实可称为高产。
高产和优质离不开团队持续的精耕细耘。除使用有机肥以外,该产业园的所有大葱都使用了力普加聚谷氨酸复合肥,目前已使用超130吨。“这种肥料呈颗粒性,投入田地里后不易挥发,具有持久性,大葱长出来不容易蔫。”
在种植现场,还有着随处可见的科技元素: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专人定期生成长势分析图,工人通过手机APP就能获取精准施肥方案。
“像大葱这样的大众产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只要质量好,价格低,并不愁卖。我们非常看好大葱在遂溪的种植前景,未来将争取向全镇、全县推广,吸引种植户尝试反季节种植大葱。”李水说。
撰文:陈明维
摄影:龚钰坤 陈明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