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大赛来啦!

东莞慧教育 2025-03-11 12:40

东莞教师看过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全域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大赛

(原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正式开启

希望广大教师以赛促用

将数字化技术、教育理论

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激发师生在教与学中的创新创造能力

推动教育创新变革和扩优提质

大赛详情往下看

↓↓↓

一、大赛主题

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课堂。

二、大赛目标

(一)以赛促创,全面推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全面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平台、工具为教育实践赋能,帮助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推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转型与数字化教学实践创新。

(二)以展促优,汇聚数字化教育创新成果。培育、汇聚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创新应用案例和智慧经验,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展示具有示范价值的、可推广实践的案例,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引领。

(三)以帮带扶,促进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聚焦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和数字化领导力提升,各地各校结合“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和“双百行动”,广泛开展“学用创传”成果辐射应用,为助推教育数字化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撑。

三、大赛对象

基础教育学校(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学校(含中、高职)、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教师、管理人员。

四、参与办法

通过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智慧教育——广东频道——最新活动或“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以下简称“双融双创社区”)参与。各地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可充分利用“双融双创社区”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案例征集评审和成果辐射推广等工作。

具体流程如下:

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后,点击“中小学智慧教育栏目

点击“地方频道”,选择“广东”,再选择“广东省频道”。

在最新活动栏目下点击“2025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大赛”即可参与活动。

五、大赛安排

(一)主题培训。2025年2月至7月,通过“双融双创社区”,参加主题线上培训并观摩历届优秀作品案例。教师完成线上培训课程学习及考核任务后,可登记继续教育学时。鼓励各地区、学校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和案例成果应用活动。

(二)作品推荐。2025年6月30日前,省统一遴选的项目,由各地市、院校通过“双融双创社区”向省推荐大赛作品;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开设的全国活动专项项目,直接组织教师通过全国活动指定平台按要求提交。

(三)作品评审。2025年6月至7月,省活动组委会组织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对省统一遴选的项目作品进行评审。

(四)成果提炼。2025年8月,省活动组委会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提炼打磨指导。

(五)辐射应用。2025年9月至12月,省活动组委会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活动;通过“双融双创社区”面向全省展示省级优秀作品;结合“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和“双百行动”,面向粤东西北地区开展优秀典型案例获奖成果的示范辐射与应用推广活动。

六、其他事项

(一)组织动员。各地市、院校要全面落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将大赛作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二)作品报送。各地市、院校分别以地市(学校)为单位,按要求统一推荐报送作品;省属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幼儿园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市统一推荐报送作品。

(三)奖项设置。大赛各类项目设置一、二、三等奖,另根据培训普及情况、大赛组织成效、成果应用推广及宣传报道效果等,评选地区和院校优秀组织奖。

(四)建立联系。请各地市、院校指定大赛联系人和“双融双创社区”平台管理员,并填写《地市、院校大赛组织联系表》,于2025年2月28日前提交至大赛组委会联系邮箱,以建立工作联系。

(五)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84447423;电子邮箱:srscjshd@163.com、yytg@gdedu.gov.cn(邮件主题注明“2025年+地市、院校+教师大赛”字样)。

点击复制(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1YRgDqgFK9tsrVaqLiXtw)

可获取附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