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
近几年身边尿酸超标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痛风患者没有饮酒、吃海鲜的习惯
但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喜好
却是他们患上痛风的原因之一
——爱喝果汁、饮料、奶茶
浙江就有个16岁男孩
每天拿果汁当水喝
结果年纪轻轻就得了痛风!
这是为啥呢?
今天好好给大家说说
被忽略的果糖
成了隐形的“尿酸杀手”
市面上售卖的果汁、饮料、奶茶,虽然嘌呤含量很低,但大部分都含有丰富的果糖。
有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2项研究(涉及125299名参与者和1533名新发痛风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7年),发现果糖摄入和痛风风险增加有关。
果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呢?
果糖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这个代谢过程会加速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并促进尿酸的生成。同时,果糖代谢也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这一增一减,使得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
如何正确摄入果糖?
正常摄入一定范围内的果糖是安全的,产生危害的原因是:吃得太多!
那到底该怎么吃呢?
水果
天然水果中除了有果糖,还含有膳食纤维,可以延缓果糖入血的速度,预防肝脏伤害等。
普通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吃 200~350 克水果,不会对尿酸有什么影响。
而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 年版)》,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桃子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图
果汁
喝果汁≠吃水果!喝果汁≠吃水果!喝果汁≠吃水果!
水果榨成汁后,膳食纤维被扔掉了,果糖变成游离糖了,吸收率噌噌往上升!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调查了 50000 多名美国男性,在每天饮用超过2杯的果汁后,痛风的患病风险增加81%。
果汁虽然好喝,但真的需要控制量和频率。
2017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新的果汁政策声明,明确指出了关于果汁摄入的建议。
0~1岁的婴儿,不建议喝果汁,没有营养益处(除非有临床建议);
1~3岁的幼儿,每天最多饮用120mL的果汁;
4~6岁的儿童,每天果汁摄入量应控制在120~180mL之间;
6~18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果汁摄入量不应超过240mL。
加工食品
小心配料表上的果葡糖浆。
常见的添加了高果糖的加工食品主要有:碳酸饮料、能量饮料、预包装面包、饼干、点心、调味料……
一个简单的方法:凡是看到配料表上的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葡萄糖异构糖浆,就意味着食品中添加果糖了。
特别要点名一下,你爱的奶茶、果茶等现调饮料也是添加果糖的“重灾区”。
奶茶、果茶等为了控制成本和获得清甜口感,常常使用高果糖玉米糖作为甜味剂。而且奶茶、果茶中的各种配料,例如珍珠、椰果、红豆、芋泥等小料,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都经过糖渍处理。所以,即便你点了"无糖",这些配料本身也携带了不少的糖分(包括果糖)。
高尿酸和痛风人群该怎么吃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对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的日常食养提出7条原则和建议。
包括: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来源:办公室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用途,如侵删
/健康科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