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对于广州网球而言,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季节。不仅成功举办了两项重要赛事——黄埔国际网球公开赛和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吸引来自全球精英选手参赛;火热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其网球群众组赛事也在广州开展。
网球早已融入广州这座城市血脉。早在120年前,广州沙面已经建成标准网球场,对广东乃至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今,广州举办ATP、WTA和ITF等国际顶级网球赛事的经验丰富。
其背后,离不开一座座专业赛事球馆的支撑。
在数量上取胜,最新全国网球场地数量排名显示,广州拥有场地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更有口碑传扬,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红土场最多、拥有四大满贯赛事赛场的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凭借规模配套和赛事级别,迅速成为观察广州网球运动走向繁荣的窗口。
每当球场响起“Game,set,match”,置身广州南沙,见证的是又一场顶级赛事的收官,更是一座年轻的城体育新势力的拔节生长。
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双向成就
“重新回到这里,我发现整个球场都进行了升级,能够在巡回赛层面和这些高手们打比赛,既梦幻又觉得受益匪浅。”在2025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新生代“小花”李昱瑶说。
资料显示,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在原有的18片网球场基础上新增6片室外硬地球场和3片室内硬地场,扩建完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标准球场最多的网球中心。
网球界有句行话,“没有两块红土球场是完全相同的”。不同于一般的场地,红土场的材料和维护,在国内属于稀有的网球资源。该中心拥有4片风雨红土场、2片室外红土场,是大湾区数量最多、标准最高的红土赛场。
事实上,相比广州其他区域,南沙区网球运动起步较晚,2019年面对国际考察团的诉求,决定打出“体育牌”,南沙国际网球中心也于这一年开建。
但往后,以体育为纽带,南沙立足打造网球特色强区,开启一段竞技赛事与城市产业的发展“黄金期”。
依托专业赛事出圈,建起从青少年到成人、从业余到职业的完整赛事体系——
以南沙国际网球中心为主场,去年承办了国际国内29项网球赛事,包含了ATP、WTA和ITF旗下赛事,实现三大国际网球组织赛事“全满贯”。还曾举办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CTJ),城市网球公开赛、“香港赛马会杯”网球赛等。
培育完整产业链条,采取PPP项目建设模式,由企业出资建设并市场化运作,政府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全力支持——
钧泰国际网球学院,面向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少年网球选手展开培训;
职业培训合作,采用西班牙训练模式开展职业化培训,与前中国国家队、省队著名教练合作;
网球特色学校,将网球纳入学分考核及体育课必修课程......
扩大的场馆优势,吸附人流现金流。据统计,2024年南沙国际网球中心营收5032.63万元,其中相关配套产业营收1451.49万元,占比28.85%;培训学员达1355人,较前一年同比增长58.48%。
如今,这一商业体育运作模式的经验成功实现“走出去”。前不久,浙江WTA125赛事(湖州站)由南沙企业负责运营,且两地共享同一赛事运营团队。该团队凭借标准化运营经验,被湖州选为首个WTA国际赛事的运营方。
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与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均为国内顶级红土球场,南沙团队的加入促成了两地“梦幻联动”。
“网球+”迸发消费新活力
当下,“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赛事品美食”逐渐成为新潮流,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
南沙是广州唯一能看海的地方,城区独特的滨海风光将网球运动与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领域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网球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广网”期间举办的嘉年华活动,由球馆延伸至新建的南沙体育广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设有120余个摊位,涵盖粤港澳特色小吃、农产品、非遗餐饮等品类,融合舞台演出、灯光秀、无人机表演、鱼灯巡游、亲子互动等项目,形成“观赛+游乐”一站式体验。
据悉,嘉年华现场消费510.1万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开发的文创商品,现场销售额22.2万人民币,为2024年3.5倍。
赛事期间,南沙还组织多项中国非遗体验活动,包括龙舟、广彩瓷器、黄阁麒麟舞等。球员阿普雷顿、杨一迪参与蕉门河龙舟体验;尤万、沃利内茨走进非遗工坊亲手制作广彩瓷器;曲姝橦、宋凡石在莲溪村麦氏大宗祠感受麒麟舞魅力。
更大范围上,香港、澳门网球爱好者北上约球目的地正锁定南沙,2024年共21批次过千名香港网球爱好者在网球中心消费。
来自香港的“鸡煲网球队”便是其中一支队伍,负责人Gloria分享,通过香港朋友介绍,决定组团来南沙国际网球中心打球,周围可吃、可玩、可逛的地方非常多,打球之余也满足了队友们“北上消费”的需求。
这种消费模式也逐步扩大到南沙其他片区,南沙大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常预订酒店网球场的港澳同胞确实不少,近年来更是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例如此前香港上市公司港华燃气网球队特地组队前来南沙和当地的网球队开展友谊赛活动。”
“这次在南沙真正实现了‘网球自由’。”曾多次来过南沙的某旅行社负责人李敏说,南沙的网球设施和景点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想热闹、想安静的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让人来了还想来。今后还会继续组织到南沙的体旅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5日—20日,在南沙举办的全运会网球群众组赛事期间,外地球迷群众还能享受“来南沙看全运路费我买单”“全运门票免费游景区”等城市消费礼包。
网球赛事与商业场景融合,南沙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成功突围。这支广州体育运动版图的新势力,快步崛起。
南方+记者 吴冠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