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当以追赶姿态,搏得长期主义的胜利

作者 黄品 2025-08-07 08:04

潮州上半年GDP实现5.1%的增速,是“小城敢突围”的务实答卷。理顺数字背后的增长逻辑,潮州在上半年大抓工业基本盘,又形成“招商—投资—焕新”的增长闭环,促进三产协同增长。这表明,后发城市的经济突围,不在“大而全”,而在“准而活”。

林文强 摄

林文强 摄

这可以带来两个启示:传统产业不等同于低端产业,通过提质增效可以激发出巨大潜力;小城市招商也能有大成绩,通过精准施策,潮州以追赶姿态打赢了上半年招商的关键战役。

放眼全省,与经济体量相近的地市(汕尾、韶关、河源、梅州、云浮)相比,潮州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固投、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上更具优势,且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社消零、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处于中等水平。尽管进位明显,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他城市的赶超路径同样值得学习。以汕尾为例,其2015年GDP总量为762.06亿元,排名全省第20;到2024年汕尾全年GDP突破1500亿元,排名上升2位,并在今年上半年以5.3%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突围关键在于押注新能源这条国家战略赛道,借力深汕特别合作区,承接深圳产业外溢,完成十年经济的跃迁。

“风物长宜放眼量”,真正的考验不在半年的指标升降,评价地区经济要看其内生活力,是否具有穿越周期重塑动能的底气。当全省产业转移竞赛白热化,潮州能否将签约投资转化为生产效益?能否把握技改大潮,推动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问题的答案会在真抓实干中显现,潮州需要一鼓作气,破立并举,继续以强烈的追赶意识和务实精神,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推动经济升维破局。

南方+记者 黄品

编辑 余丹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