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将在这些领域强化立法

南都广州 2025-05-27 21:19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5月27日提交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草案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立法供给、监督推动、民意汇集机制建设、组织保障等五大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人大在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职能定位。

根据《决定》草案,壮大先进制造、加快科技创新、培育现代企业主体、优化发展环境将成为广东立法的重要方向。接下来,广东将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开展立法探索,同时,还将推动财政加强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方面的财力保障。

强化立法供给

人工智能等产业立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处于加速突破期,新技术新赛道竞争更趋激烈。如何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创造一流的“大环境”,让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走在前列?坚实的法治保障必不可少。

强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立法供给是《决定》草案的重要内容。《决定》草案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逐步完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省域法规制度。接下来,壮大先进制造、加快科技创新、培育现代企业主体、优化发展环境将是广东立法的重要方向。

根据《决定》草案,广东将增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法治驱动力,包括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条例,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发展促进条例,加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立法调研等,填补相关领域立法空白,以制度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同时,还将推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研究等方面立法,努力打造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高地。

在培育现代企业主体方面,广东将探索开展涉外法律服务立法,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更好服务保障外向型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广东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流动,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研究制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商事调解条例。同时,围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和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广东将针对快递、会展、文化等多个产业立法。

强化监督推动

推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研发财政投入

《决定》草案强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监督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将全覆盖谋划安排监督项目、全过程强化财政经济监督。

根据《决定》草案,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询问,听取审议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情况报告,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侨智侨力和本省企业出海面临的法律风险等专题调研,适时开展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同时,将推动财政加强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方面的财力保障,强化资金统筹布局,开展好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

加快建设民意汇集机制

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立法开展专门论证

《决定》草案强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民意汇集机制建设。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将组织代表开展集中主题活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代表小组活动等,深入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和现实诉求,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邀请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的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座谈会及参加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引导依托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积极履职。

同时,还将发挥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作用和人大论证、评估、评议、听证机制作用。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科技创新等专业性较强领域工作,开展专门论证;对涉及产业、企业、科技、营商环境等法规,加大立法前和立法后评估力度;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监督工作、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等,适时探索开展满意度测评;对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调整重大利益关系的,及时组织开展立法听证等,充分吸纳各方面建设性意见建议。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