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神经外科宋继伟上演“生命速递”

作者 魏英 2025-07-13 12:08

7月11日,58岁的张先生顺利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出院,劫后余生的他以“医者仁心”表达对神经外科团队的感谢。

就在不久前,一场突发脑出血(脑血管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险些夺走他的生命。生死关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神经外科负责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宋继伟凭借精湛医术,为他拆除了颅内“炸弹”,赢得了这场与死神的赛跑。

这场生死营救,展现了宋继伟——这位三水区去年重磅引进的神经外科博士的实力与担当。从东北跨越千里来到南方,宋继伟没有表现水土不服,迅速进入状态,以专业医术将众多危重症患者从鬼门关拉回,带领团队在多个领域完成佛山三水乃至全省首例。

宋继伟以专业医术将众多危重症患者从鬼门关拉回。

宋继伟以专业医术将众多危重症患者从鬼门关拉回。

四小时生死狙击

联动珠江医院专家成功救命

时间回溯至7月2日夜晚10点,张先生在与朋友聚会时突然全身抽搐、陷入昏迷,被家属紧急送往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揪心:罪魁祸首是凶险的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性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从湖南赶来的张先生妻子在拿到病危通知书时作出冷静决定:“我对珠江医院三水医院有了解,相信这里能以最快、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救我丈夫,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减少转运风险,我们不转院!”

信者为医,正是这份信任,成为了抢救成功的基石。张先生的脑动脉瘤形态复杂,瘤颈与载瘤动脉成角畸形,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重度的脑血管痉挛,更为棘手的是合并额叶大面积脑梗死。宋继伟凭借其在北京天坛、协和、天津环湖以及哈医大二院等国内顶级神经外科中心学习过的开颅及微创介入手术经验,果断为患者采取微创介入手术方案。‌“我们医生就是要通过毕生的所学,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抢救病人生命,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宋继伟说。

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复杂病例,一场上下联动的生命接力迅速启动——宋继伟第一时间联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国家级重点专科脑血管病专家‌,从7月3日下午1点到5点,在三水医院复合手术室里,整整4个小时的高精度手术操作,宋继伟与珠江医院专家并肩作战,凭借超凡技艺成功“拆弹”。

‌“比头发丝还细的弹簧圈,需精准导入动脉瘤,毫厘之差即可引爆动脉瘤这颗‘炸弹’。”‌宋继伟描述着当时手术的惊心动魄。术后效果立竿见影:张先生当天转入NICU观察,次日即转回普通病房恢复清醒并正常交流,没有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很好,医生护士都非常用心,是他们救了我一命!”张先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先生恢复很快,短期即可重返正常工作生活。”宋继伟介绍,因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救治难度极大,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得益于珠江医院与三水医院的紧密迅速高效的联动,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省级专家的有效救治,堪称医疗体系协同的典范。

从医疗到人文

“12345”表扬工单背后的故事

从大雪纷飞的东北来到四季如春的岭南,宋继伟已经习惯了在三水的生活。

‌“忙碌”是他最深切的日常写照。就在7月11日凌晨,他刚刚带领团队用了一夜时间接连完成4台急危重症患者的脑外科手术,挽救了4个鲜活的生命。“开刀还是微创,哪个好?我认为没有绝对优劣,取决于医生的学习曲线和治疗经验,手术方式的背后主导是医生!没有最安全的方式,只有技术全面的医生为病人选择最适合的,须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凭借近5年脱产在国内顶尖神经外科中心读博学习经验,尤其是花半年时间在颅脑解剖实验室进行系统培训后,作为神经外科学院派出身的宋继伟外科手术理念朴素而深刻。

来到三水不到一年,宋继伟带领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神经外科四级微创手术量翻倍,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得以在三水本地获得及时高效的救治,抢救成功率大幅跃升。

来到三水不到一年,宋继伟带领团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来到三水不到一年,宋继伟带领团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尤其三水医院在珠江医院全面托管后,在临床、教学、科研及对人才的投入力度加大,神经外科也在宋继伟带领下迎来了大发展。在‌脑血管病领域,带领团队成功开刀夹闭国内罕见的4厘米破裂巨大脑中动脉瘤脑疝患者,完成佛山市首例翼点联合纵裂入路夹闭A2段动脉瘤,完成三水首例脑动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瘘开刀结合介入栓塞复合手术、复杂前循环动脉瘤夹闭及多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完成三水首例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眼动脉段动脉瘤。

在内镜颅底肿瘤方面,宋继伟带领团队完成省内首例神经内镜经鼻(保留中鼻甲)视神经管减压术,三水首例经鼻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听神经瘤切除、巨大脑膜瘤、脑胶质瘤切除等颅脑肿瘤手术;完成佛山首例胸椎管内神经鞘瘤侧位下显微切除椎板复位术。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施显微镜+神经内镜双镜联合脑干血肿清除术;首创三水区可视化内镜套筒清除脑内血肿;创新应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避免脑皮层损伤。

没有科研的临床,就是简单的重复。宋继伟介绍,科研临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学术交流方面,他牵头召开三水区神经外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神经创伤及重症颅内压管理学术论坛,首次邀请北京天坛医院、珠江医院等顶级专家来区内进行学术交流及手术演示;创新举办三水首个儿童难治性癫痫MDT学术沙龙及神经肿瘤MDT学术周。在科研文章方面,带领团队积极申报省市级科研,撰写多篇SCI及中文文章,带领学科、专科进入发展快车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科研、教学全面带领科室提升的同时,宋继伟带领团队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数量高居全院前列。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此前,宋继伟收到“12345”市长热线工单表扬,贵州务工群众因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出血,在发病时没有家属、没交住院费情况下,通过开颅手术夹闭治愈出血的动脉瘤。患者昏迷躺着入院,醒走着出院。

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上高峰,是医院和神经外科的共同发展目标。宋继伟说,希望带领科室发展越来越好,为三水老百姓带来更多健康保障。

采写:南方+记者 魏英 

通讯员 三医宣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