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新墟镇:政策“沉”下去,技能“活”起来!党员教育培训这样抓

2025-07-26 18:10

日前,阳江市委党校到新墟镇开展党课宣讲活动,重点围绕新理论、新政策进行解读,助力镇村党员干部了解时政、把握导向。这是新墟镇聚力打造立体化、实效型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阳江市委党校到新墟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阳江市委党校到新墟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近年来,新墟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色农业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迅猛,打造了数千亩东水茶叶基地,培育壮大南药、丝苗米、毛豆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高品质运营文旅项目等等。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新墟镇展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成功入选了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典型镇名单。

但客观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仅依靠资源优势还不够,还需要有一批批具备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带富能力的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在“百千万工程”中抢抓先机、寻求突破,才能更好打开工作新局面。

为此,新墟镇注重在党员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在积极争取上级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主动“向外取经”,想办法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挖资源、请老师,旨在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性,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如近期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到百香果产业园学习农业种植技术、竹编技能,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等等,培训中的一些“土办法”“实招数”特别受农村党员欢迎,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沙河村党建公园举办竹编技能培训班

在沙河村党建公园举办竹编技能培训班

“前段时间,镇委党校组织我们村(社区)党员干部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真的十分受益。培训过后,我们在电商公司的指导下,进行直播带货本土特色农产品,仅一个小时,就卖了上万元农产品。”一名尝到直播带货甜头的社区党员干部欣喜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还打算带领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新圩社区“两委”干部为农产品直播带货

新圩社区“两委”干部为农产品直播带货

为了拓宽眼界视野,新墟镇还不定期组织村党员干部到周边发展得好的镇村实地看、现场学,看看人家的人居环境怎么搞,集体经济怎么壮大,民宿旅游怎么做。通过学习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做法,让他们回来琢磨怎么在自己的村干起来。今年以来,新墟镇组织党员干部到外考察学习15场次,累计培训党员超500人次。

“上级政策精神吃不准,我们便向上级组织部门、党校争取资源来讲透;产业发展缺技术,我们邀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来传授;想搞电商不懂门道,我们就请平台运营者来分享经验。”新墟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学习理论、解读政策,主动对外跨领域、跨行业学习专业技能,这是我们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的重要抓手。”

为锻造过硬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接下来,新墟镇将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跨层级、多领域、协同联动的教育培训新模式,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是跨层级联动,打通“上级资源下沉+基层需求上达”双向通道。建立“三级联学”机制,加强与市委党校、县委党校、镇委党校联动,每季度开展“1次政策理论联学+1次基层问题研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原汁原味”直达基层。二是多领域融合,建立“精准点单+多元载体”培训体系。根据党员实际需求,由村党组织点单,设置“内容偏好”“学习方式”“时段选择”等选项,结合各村党组织意见建议,确定培训“菜单”。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定点教学与流动课堂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派单,丰富学习载体,提高学习实效。三是跨区域协同,打造“1小时实践教学圈”。联合周边镇、产业园区、典型村等资源,围绕“特色农业种植”“乡村旅游开发”“农村电商运营”等实战主题,组织党员干部赴茶业基地、电商中心、民宿集群等一线场景开展沉浸式教学。

【通讯员】戴闰硕

【供稿单位】阳江市新墟镇人民政府

【频道编辑】周丽娜 莫群

【文字校对】杨明珠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编辑 周丽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