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
不少人计划外出旅行
会选择飞机作为出行工具,
既便捷又高效。
但近来网络上涌现了许多
关于飞机不同位置安全性的讨论,
真有更安全的座位吗?
飞行中出现剧烈颠簸正常吗?
这份乘坐飞机安全指南请收好!
“坐哪儿更安全”有争议
在空难中是否能够有机会幸存一直广受关注。有网友发表观点,认为“11A”或者说经济舱前排靠近紧急出口的位置,或许是个“神奇的逃生位置”。
从客机机舱的座位分布来看,“坐哪儿更安全”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研究表明,逃生可能性最大的座位是对着紧急出口的那排座位、紧急出口前面及后面一排的座位;最危险的座位是距离紧急出口6排和更远的座位。
另据潇湘晨报,相关专业人士@资深机长陈建国受访时称,飞机上不存在哪个座位比哪个座位更安全,综合历史上的空难事故分析,飞机上座位的相对安全性是一致的。乘客能在空难中幸运逃生,可能是飞机所有的冲击力刚好在该乘客所处的位置是最弱的。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遵循哪些原则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呢?
民航业最频繁被提及,也最重要的安全提示是:系好安全带!在飞机起飞、降落或遇到空中气流颠簸时,安全带不仅可以防止乘客身体前后冲撞受伤,还可以防止飞机急速下降时乘客受惯性作用被向上抛起。
相比选择座位,更实际的避险策略是严格遵守飞行安全规则。比如,不携带易燃易爆品、超标锂电池等,登机后认真对待各种安全提示,仔细观看机上安全演示,熟悉氧气面罩、救生衣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此外,乘客还应观察飞机应急出口位置、记住自己所在位置与安全出口之间的座位排数等。
飞机在空中颠簸≠不安全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影响,空中颠簸的发生频率也呈上升趋势。不稳定的气流就如同坑洼路面,会导致空中颠簸的发生。
追根溯源,大气中的不稳定气流——乱流,是引发空中颠簸的幕后推手。不同乱流的范围、方向和速度各异,根据其成因可分为热力乱流、动力乱流、航迹乱流、晴空乱流等。在发生严重颠簸时,座位上的旅客会感到安全带猛烈受力,未固定的物体前后左右摆动甚至被抛起,人完全无法在客舱内行走。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英国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马克·普罗瑟表示,乘坐飞机可能会遇到强烈颠簸,空中颠簸始终是飞行的特征。但在其看来,尽管空中颠簸可能让旅客感到不适,但它通常不会对飞行安全构成影响。
民航局在《关于制定空中颠簸管理程序防止人员伤害的要求》中表明,可以通过加强飞行机组、客舱乘务员以及签派员应对空中颠簸的课程训练等一系列举措,防止和减少空中颠簸造成的人员伤害。
因此,在飞机爬升和下降阶段,需要穿越复杂的高空气流层,空中颠簸发生的概率显著增加,此时系好安全带更加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空中颠簸可能发生在飞行的任何阶段,旅客只有全程系好安全带,才能最大限度防范意外伤害。
乘坐飞机逃生“自救手册”
飞机失事前通常会有一些预兆,比如:机身颠簸;飞机急剧下降;舱内出现烟雾;舱外出现黑烟;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着的飞机轰鸣声消失;高空飞行时一声巨响,舱内尘土飞扬,这是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时的现象。
遇到飞机事故,我们可以这样做:
1. 保持镇静,系好安全带。一定要听从空乘人员的指挥,不要大喊大叫,不要携带行李逃生,落地后以最快速度安全撤离。
2. 迫降时采取防冲击姿势,调直座椅,头部尽量向前倾并贴近膝盖前排座位靠椅,小腿尽量向后收,收到膝盖垂线以内。
3. 舱内着火时,用湿手巾捂住口鼻,以爬行姿势向“上风口”移动,那里往往是出口,尽量在200秒内爬出机舱。
4. 从滑梯撤离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应双手交叉抱臂,双腿及后脚跟紧贴梯面,收腹弯腰,滑到梯底后迅速离开。
飞机一旦失事,往往伤亡触目惊心,短期内也会使人们对飞行的安全系数产生疑虑。但从统计数据来看,飞机仍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近年来民航安全也一直在稳步提升。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过去十年,民航总体事故率从2014年的每百万架次2.06起事故,降至2024年的每百万架次1.13起事故。
已获授权图,转载勿使用
不必过度担忧实飞机的安全性,
与其焦虑未知,
不如将这份安心转化为行动,
掌握乘坐飞机的安全知识
就是对自己安全最负责任的态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