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啤当水喝,清远这名司机被查悔断肠

作者 邓文燕 2025-07-18 14:53

随着气温攀升

炎炎夏日里的“赤嘢”

无疑是消暑放松的一种享受

但若酒后驾车

这份惬意瞬间会变成

悔恨的深渊

近日,阳山交警在大崀镇某路段开展行动时,依法对一辆普通二轮摩托车及驾驶人进行例行检查。经呼气式酒精检测,驾驶人徐某体内酒精含量达46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经询问,徐某表示其在山上农场劳作,因天气炎热口渴,将两罐冰镇啤酒当水解渴。劳作结束后心存侥幸驾车返程,不料途中被交警查获。

执勤警员对徐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依法对其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作出驾驶证记12分并暂扣6个月,罚款2000元的处罚。

饮酒后

酒精会导致驾驶人

意识模糊、疲劳困倦

反应迟钝及视线模糊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但是,仍有部分驾驶人心存侥幸

今天带大家认识酒驾误区

哪些我们容易忽视的行为

也属于酒驾范畴呢?

误区1

高温之下,酒精代谢“不降反升”

很多人误以为夏季出汗多,能加速酒精代谢,但科学研究表明,高温会加重肝脏负担,反而可能延长酒精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误区2

隔餐酒=安全酒

“昨晚喝的酒,早上开车肯定没事!”这是典型的错误认知。酒精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只要血液中酒精含量达标就会构成酒驾。

误区3

度数低,多喝几杯没关系

酒精含量只与摄入总量相关,与酒的种类无关。

误区4

我酒量好,开慢点不会出事

酒量好坏≠解酒能力强弱!酒精代谢主要依赖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与个人体质、肝功能相关,而非 “酒量大就能多喝”。

误区5

小区、停车场内开车不算酒驾

根据法律界定:只要在“道路”范围内驾驶机动车,无论是否上路,达到酒驾标准即属违法。

摄入酒精就可能影响驾驶安全

切勿凭自我感觉判断

无论出于什么理由

总之就是一句话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图文:邓文燕 清公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