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社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作者 黄曦;李育蒙 2025-07-22 11:13

7月11日下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部署要求,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持续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持续推动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就失去了立足基础;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代化发展也会迷失方向。新时代的波澜壮阔既要求我们积极建功发展,也要求我们锤炼强健精神,以勇立潮头的姿态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所在。要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切实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学习,切实深刻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光芒与实践伟力,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要大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精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清新向上的时代新风。要着力改进创新文明创建工作,推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让文明培育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使文明基因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文明风尚。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贴近百姓、走进人民、直抵人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繁荣。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强化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宣传,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以广东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要走好走实共建共享的建设路径。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唯有凝聚各方力量,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要切实扛起责任,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发展大局进行整体谋划,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文化工作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主体,要精心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人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心系人民、作风过硬的工作队伍,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坚定不移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教育群众、凝聚群众,营造精神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全省上下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推动广东精神文明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汇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广东力量。

【执笔】黄曦 李育蒙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李晓霞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5年第14期


编辑 李晓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