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IP”火热,乡村直播的主角为何变成了村干部?

作者 陈欢 2025-07-24 06:00

近日,湛江市发布全省地市首个《“媒体+”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菠萝、荔枝、金鲳鱼等湛江优势农产品量身定制了“千村达人”计划、“湛品”、“村晚+电商”等一揽子“媒体+”助农计划。

其中提到了,要探索打造更多“小红书村”“抖音村”“拼多多村”“盒马村”等生产市场一体新模式。而在今年五月荔枝季,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播出引起全网荔枝消费潮,恰逢其时,湛江遂溪更是发力将乌塘镇新屋村打造为全省第一个“小红书村”,乌塘镇党委书记洪文泽带头全网“种草”仙品荔,让仙品荔收获大量关注。

做村子里的网红

越来越多村干部将镜头对准自己

什么是“小红书村”?近几年,网络电商发展火热,依托电商直播带货,不少农产品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走向全国,前有湖北黄冈罗田县燕窝湾村第一书记徐志新打造的“谷哥”IP助农账号,后有河南周口鹿邑县范庄村的“蹭饭”书记董桂林,通过书记带货、书记“蹭饭”等新奇方式,拉近了政府干部与乡亲的距离,更赢得百万粉丝群体的喜爱。让乡村发展和藏在深山的农产品“种草”到了网民面前。

今年3月,洪文泽带着乌塘镇300多名荔农和100多名志愿者形成小红书矩阵,全镇开号300多个,化身“小红书推荐官”,在社交平台“种草”荔枝相关内容,通过“书记IP”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短短一个月全镇发“种草”稿件及视频1000多条,小红书上有大量网友被仙品荔“种草”,成为仙品荔的品牌营销新引擎,今年荔枝季,遂溪仙品荔售罄,销售额突破3.1亿元。

“小红书村”背后的流量密码,实际上也是通过村干部在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孵化账号,打造“书记IP”,将镜头对准自己,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破除群众刻板印象中高高在上的领导干部形象。干部没了“架子”的同时又为乡村农产品提供了政府公信力和品质保证,让年轻人们对远在深山无人问津的农产品有了“值得一试”的决定。

当前,广东省出台“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有关行动方案,越来越多村干部前赴后继,带着自己的村子走进小红书、抖音等年轻人热衷的社交平台,借着小红书让村子“走了出去”。洪文泽对此颇为感慨:“媒体助力下,原本不怎么‘触网’的村民摇身变成小红书种草官,短短两个月,一个‘小红书村’就在乌塘镇崛起,仙品荔的销量也再创新高。”

网红书记董桂林近期在镜头面前坦言:“我不红,没法带着群众红。我火不火无所谓,其实我就是想让我们这个村子火,火了后能引进一批新的年轻人,新的血液,可以让他们去发展产业,跟乡村振兴完美契合。”

想把顶好农海产品卖出去

徐闻村干部尝鲜抖音“书记IP”孵化

近日,徐闻县西连镇的村民们打开抖音,常常能刷到西连镇龙腋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梁新开设的账号。“龙腋村三面环海,又身处海湾,这里出产的海鲜包括金鲳鱼、石斑鱼等,品质特别好。”短视频里、直播间内,柯小梁声情并茂地向网友们推荐起当地特产。

抖音账号内,柯小梁还尝试了一些契合抖音热点的时新玩法,手持村子特产马友鱼干拍摄卡点视频和手势舞,虽是简单的内容和青涩的尝试,却获得了网友上千的点赞量。柯小梁说,对“村干部IP”的尝试,源自1年前的谋划。今年2月,广东医科大学的大学生通过下乡实践的契机,借助村里的新媒体办公室,为柯小梁的账号做起直播间搭建、确定选品等准备。

高校带来灵感,企业带来延续。今年7月,在驻西连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湛江联通霞山区分公司党支部与徐闻县西连镇龙腋村支部委员会举行了共建签约仪式。企业通过AI赋能直播培训,为徐闻县西连镇龙腋村直播间建设注入动力。“公司提供的AI产品,可根据产品参数,自动解答客户的问题。”柯小梁说。

“我拍视频、开直播,不为了当网红,就为了一件事,把我们顶好的农产品、海产品卖出去。”柯小梁表示,龙腋村将继续推动直播间升级改造,培育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主播”,联结更多西连镇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南方+记者 陈欢

编辑 邓巧月
校对 叶剑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