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预制菜吗?广东人这样回应!

作者 李劼;王俊涛;许蕾 2025-09-14 20:41
02:43

(你吃预制菜吗?广东人这样回应,时长共2分43秒)

你吃预制菜吗?广东人这样回应

9月13日晚,罗永浩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同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但对西贝和众多餐饮品牌来说,这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还远未结束。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陷入自证清白的循环”,面对汹涌的质疑,他表示“很在意,但很无奈”。

广州街坊:“我们要吃现炒的!”

自从贾国龙宣布“开放后厨”以来,大众对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的质疑不降反升。南方+记者走上广州街头采访发现,多数消费者站队罗永浩,表示“很少或从不主动吃预制菜”。

“作为广东人,我们对食材新鲜度是有追求的,”陈先生说,“便宜的快餐用预制菜我能接受,但贵的就不行。” 老广苏伯更直接:“我们广州人就是要吃新鲜的、现炒的。”

此前有媒体探访西贝后厨发现:儿童餐中的鸡翅是冷冻包装,保质期9个月;搭配的西兰花也是冷冻的,保质期长达24个月; 鸡汤靠复合调味料调制;葱香烤鱼用的是保质18个月的腌制冷冻鱼……

但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我不反感预制菜,反感的是商家不诚实,”尤女士说,“明明不是现做,却非要强调自己‘新鲜’,这才是问题。”

是否接受预制菜,很多时候也看场景。根据DT研究院与库润数据的调研:超八成消费者不接受“预制菜年夜饭”;但户外露营时,预制菜接受度可达52.8%。

地方标准、国家层面标准打架

罗永浩呼吁出台国家标准不是没有理由。

据第一财经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悄然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前,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有明确定义。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以《通知》为凭证强调,中央厨房出品不是预制菜。预制菜是提前加工好的熟食成品,经冷冻储存后,拆封加热即可直接食用;而西贝的中央厨房仅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如将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腌制后冷冻),所有菜品的“做熟”环节均在门店完成。

贾国龙坚持“西贝不是预制菜”,但很多消费者不买账:“我理解的预制菜,就是经过简单加工,就能端上桌的那种。”一位受访者向记者如此解释。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时提及,对于预制菜范围,一方面,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另一方面,突出菜肴属性。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也不属于预制菜。

而地方及行业组织发布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中,对预制菜又有不同理解,例如广东省对预制菜的定义包含中央厨房产品,而上海市则将冷冻食品排除在外。

今年3月,大连工业大学的姜鹏飞和李静等研究者撰文提到,因为我国预制菜的类型中地方特色产品繁多,无法进行大规模统一标准化生产,并且消费者口味差异较大,导致标准制定工作更加困难。截至2023年10月3日,我国食品行业现行的有效预制菜标准共161项。根据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29日,全国共有135项现行预制菜相关标准,其中地方标准8项、团体标准90项、企业标准37项。目前预制蔬菜的标准只有3种,分别是地方、团体和企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没有同类菜品需共同执行的行业标准。

这也意味着,不仅大众与官方对预制菜的理解存在认知差,就连官方、专业层面,也未有统一理解,成为许多争论的起点。

呼吁国家统一标准、规范行业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目前中央厨房运作“不透明”,缺乏监管和标准,消费者难以建立信任。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媒体记者,预制菜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很难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定义或者范围。所以才会出现罗永浩说西贝是预制菜而西贝否认的情况。

目前餐饮行业是有相对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的,无论是工厂化生产的预包装产品,还是中央厨房制作的食物,都有明确规范要求和需要遵守的标准,并不存在“无标准可依”的情况。钟凯认为,“我们现在吃到的预制菜,或者说预制半成品、预加工的原料,都不是新鲜事物,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闷头做生意,而没有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

“如何平衡美味与工业化、菜式与新鲜度,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朱丹蓬说,“但预制的时间怎么算?有没有加保鲜剂?有没有告知消费者?这些目前都非常模糊。”

他强调:“预制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门槛。必须通过高标准实现企业、资本和消费者的多赢。”

采写:南方+记者 李劼

拍摄:南方+记者 王俊涛

剪辑:南方+记者 许蕾

编辑 欧旭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