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维辰
9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天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三沙市,面积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242.55公顷,实验区面积2281.1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具有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却也是敏感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长期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生态关键区。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具有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珍稀的海洋生物,渔业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双重影响下,区域脆弱性不容忽视。比如,在菲政府组织引导下,菲律宾今年启动所谓“新渔民英雄”计划,派遣更多渔民到黄岩岛海域进行捕鱼,加大了黄岩岛海域渔业资源、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
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资料图。图源:新华社
资料图。图源:新华社
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不断在南海挑衅滋事,并借助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舆论炒作,散布中国破坏南海珊瑚礁等不实信息。然而,中方有关部门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调查,于去年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报告》《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显示,中方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行为严重损害了仁爱礁珊瑚礁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谁是保护者,谁是破坏者,答案显而易见。
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行使国家主权和管辖权的具体体现,也是继黄岩岛“全面体检”后的又一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些“生态差生”有何资格、有何脸面反对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更何况,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或海洋保护区,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计划,中方此举也符合国际法和各国通行实践,合法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持续、和平、有效地对黄岩岛行使着主权和管辖。去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这意味着中国在黄岩岛海域的海域主张及其范围更加明晰,有利于其他国家明确在相关海域内的权利和义务,也有利于使中国在黄岩岛海域内的执法活动更清晰透明,采取更有力措施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依法加强海洋管理的必然步骤,也充分体现出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此前中国应对非法入侵事件时使用的是执法力量而非军舰,还是此次用生态保护减少生态破坏,用治理代替对抗,释放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态度的同时,也都表现出相当的克制。
当前,越来越多地区国家认识到南海冲突叙事严重危害性的背景下,多谈合作、少谈对抗,多谈发展、少谈威胁,并以实际行动保障推行南海和平叙事,才是各国合作共赢之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