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正式开幕。以“看赛 吃果 叹生活”为主题,云浮将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下白村“搬”来展厅,通过岭南传统建筑、非遗技艺及特色产业展示,勾勒出一幅“蓝天白云”下的美丽乡村画卷。
非遗技艺活态呈现:刀刻中感受千年文脉
步入展厅,左侧的镬耳墙率先映入眼帘,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核心元素,其文化寓意吉祥,乡间认为镬耳墙能保佑子孙“仕途顺达、丰衣足食”,与右侧的“五谷丰登”的乡村振兴田园生活场景,以及“云浮特色”系列非遗手工竹编、剪纸艺术画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省级非遗云浮石艺(影雕)展台前,来自云城区的云浮石艺非遗项目传承人李紫君手持刻刀在黑色花岗岩划刻,刀锋起落间,一只憨态可掬的“胖虎”便跃然“石”上,毫米级的精准刀法令游客惊叹。
“云浮特色”竹编画系列,镂空纸的设计融入了云浮各区域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地标及非遗元素。竹编画采用了天然的竹篾作为原材料,通过环保无毒的染色处理,运用了民间挑压编中的基础编法“十字编”进行编织。以“云浮”这一幅为例,竹编画上的镂空纸制作采用了非遗剪纸(刻纸)的工艺 ,正面是生动形象的凤凰,这个设计融入了云浮极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凤凰来仪”,寓意着云浮人民生活吉祥安康。
步入云浮展馆,将看到“蓝天白云”下的美丽云浮、美丽乡村: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下白村。这是一座开村至今569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云浮实施 “百千万工程”的典型缩影。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一批批年轻人带着创意与热情返乡创业,为这座古村落注入了蓬勃生机。
“把猪圈改成咖啡馆,既保留了乡村记忆,又注入了年轻人的创意,这个想法很不错,很想实地看看。”深圳游客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不少观展者的心声。
特色文化与十五运项目相映
展馆中间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舞台,在展期将安排一系列的互动体验和表演活动,安排云浮石艺、泗纶蒸笼编织技艺、糖画、漆器、手指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云浮非遗魅力。舞台上和展示墙上的曲棍球运动装备,代表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曲棍球项目赛事临近,云浮市正以最高标准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将全力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优质赛事体验,打造一流赛事环境,展现最具幸福感城市形象。
云浮市从本地文化特色出发,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和产品参加文博会。每个展位都展示着自己当地的特色产品、文创产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中,云浮融媒打造的信用自助销售点别具一格,它延续了下白村乡村诚信文化的模式,以无人值守的形式运营。下白村当地村民,时常把自家富余的农产品,蔬果等摆到村里无人看管的诚信自助销售点,投币自取,交易全凭诚信二字,处处彰显着世间美好。展会首日,该销售点已完成5单交易,“诚信”二字在现代商业场景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鹿筱悦
通讯员 陈绍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