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鹤山创未来,为这群青年追梦人点赞

作者 任龙 2025-05-04 06:31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属于每一位青年人的节日。

在鹤山广大青年中,有一群特别的追梦人,他们积极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号召,选择鹤山、扎根鹤山,踊跃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鹤山发展贡献才智与力量,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青年节,让我们走近这群鹤山青年英才,一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的奋进力量,为他们点赞喝彩!

陈国昌(左)

陈国昌(左)

陈国昌:勇攀中国盾构机技术高峰

陈国昌,现任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总工程师,取得机械高级工程师资格,2024年获评广东省特级技师,成为鹤山市首位特级技师。

陈国昌从事盾构机再制造以及隧道施工配套设备研发工作16年,获发明专利12项,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上百台盾构机的再制造任务,其主导研发的项目荣获广东省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多年来,他在攻克技术至高点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为推动盾构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以及产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带领团队完成50余台、多个国内外品牌盾构机改造及再制造,且再制造盾构机已成功运用到相关项目工程中,大获好评。

近年来,他先后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技术能手、江门市十大工业设计师、侨都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广东给年轻一代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特级技师等级的设置打破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在纵向晋升上的天花板,让青年技能人才有了新奔头、新期待。”陈国昌表示,“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号角已经吹响,欢迎广大年轻的技能人才来广东、来鹤山就业创业,在制造业领域大展身手。

许国杰

许国杰

许国杰:创新领航深耕膜材料领域

在鹤山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广东厚海锐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国杰博士用科技与情怀书写了一段人才与城市共成长的佳话。

攻读博士期间,许国杰参与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了批量纳米纤维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工作后,他深耕纳米纤维材料研发,带领团队突破传统熔喷布过滤效率低的瓶颈,成功研发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批量生产设备及医用口罩纳米纤维滤膜。

据统计,许国杰团队累计申请专利15项(授权8项),发表SCI论文6篇;推动多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研发的纳米纤维滤膜技术已应用于医疗防护领域;其技术成果使口罩对盐性、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分别达到99.7%和97.4%,抗菌性能超99.95%,并实现滤膜可水洗、可重复使用,推动企业设备营收创收超4000万元。

许国杰主导的“大规模静电纺丝多参数控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关设备日产纳米纤维膜达2万㎡,为柔性高性能防护膜国产化奠定基础。

作为企业技术带头人,他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与厦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共建联合研发项目,优化阵列喷头设计,建立工艺数据库,提升生产效率。此外,他还为高校提供设备使用及实验培训,累计培养20余名实习生,输送机械设计、静电纺丝技术研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周伟

周伟

周伟:攻克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

周伟,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工作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周伟长期深耕有色金属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应用,在铜基合金材料设计制备、高温合金纯净化冶炼及强韧化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毕业以来,他扎根产业一线,攻克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材料性能瓶颈,提出“多尺度第二相协同强化”新理论,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三元相图预测模型,开发出新型低偏析高温合金成分体系。

加入广东华鳌合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他在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指导下,聚焦国家“双碳”战略需求,构建高温合金返回料再生技术体系,通过“电子束精炼+电磁搅拌”复合净化技术,最终研究目标将使高温合金返回料纯净度达到原生料标准,材料利用率由55%提升至85%。

“鹤山以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着我。”周伟表示,鹤山不仅注重人才引进,更重视科研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无论是企业的研发条件,还是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政策,都让我确信这里能让我充分发挥所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方成峰

方成峰

方成峰:大学生成长为省乡土专家

1994年出生的方成峰,带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农业的热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返乡创业。

这些年,他从一名大学生“门外汉”成长为广东省乡土专家、鹤山市政协委员,更以生猪养殖与澳龙特色产业为支点,撬动家乡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为家乡农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方成峰回乡创业的初心。2019年,他创立广东洪兴农牧有限公司,大胆引进特色养殖水产品种“澳洲淡水龙虾”,利用原场地废旧猪栏,成功设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龙虾饲养池和孵化池,创建洪兴农牧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并探索澳龙的习性和相关技术关键点形成一套成熟的澳龙养殖模式。

在方成峰看来,一人富不算富。他首创“公司+基地+农户+售后指导+直销”联农带农模式,为农户提供虾苗与技术指导,签订保价回收协议兜底农户收益。这一模式带动新联村入选“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帮扶贫困农户脱贫,公司更获评“鹤山市龙头企业”。

从大学生到“新农人”,方成峰用行动诠释青年人才力量。“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用新思维开创新可能。”他说,乡村现在发展有很多机遇和机会,“希望更多毕业生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投身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来。”

田爽

田爽

田爽:扎根鹤山的超声技术领军者

田爽,籍贯湖北省荆门市,现任广东科臻超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臻好(广东)项目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鹤山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理事。

田爽专注超声波清洗技术应用研究14余年,是70余项国家专利的发明人,主导发明设计产品3款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主导发明设计产品3款荣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曾在全国功率超声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超声家电中的安全换能器”论文。

2007年至2020年,田爽一直在深圳打拼。2021年,他辞去上市公司总经理职务自主创业,恰逢创业项目逐步稳定,需要扩大经营。经朋友介绍,他多次考察了解鹤山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机遇,2022年底选择带动产业上下游搬迁并扎根鹤山。

“鹤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企业可便捷对接上下游供应链。”田爽表示,从深圳搬迁到鹤山,可以无缝对接,边搬迁边生产,投产3个月内所有主要的供应链全部在鹤山及周边找到了更有竞争优势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初创公司,都能在鹤山找到发展机遇,实现个人与城市的共同成长。

唐汝充

唐汝充

唐汝充:新时代青年工程师显担当

在广东瑞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艺研发团队里,有一位年轻的“95后”带头人唐汝充,他从一名普通的制冷空调技术专业毕业生起步,逐步成长为热泵技术领域青年骨干。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主导及参与研发超低温变频采暖机、热泵热水机、泳池热泵热水机等创新产品30余款,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

他秉持以技术创新为刃,突破空气源热泵超低温制热、高效节能等核心技术瓶颈,主导设计的-35℃超低温变频采暖机组,实现北方极寒地区供暖效能提升40%,填补行业空白。团队研发的泳池热泵热水机组采用智能除湿技术,节能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他参与的“热泵热水机组智能化生产线改造”项目,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市场,助力鹤山制造走向世界。

作为工艺研发带头人,唐汝充创新“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建立热泵技术人才梯队,主导编制《空气源热泵工艺标准手册》,搭建企业级技术数据库,培养出5名核心技术骨干。

数据显示,唐汝充带领团队完成工艺优化、工艺降成项目18项,实现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5%以下,每年节约生产成本超300万元。

如今,以唐汝充等为代表的年轻产业工程师正用他们的专业力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争取培育一名工程师,带动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壮大鹤山产业工程师人才队伍。

冯浩铭

冯浩铭

冯浩铭:搭建鹤山香港交流合作桥梁

冯浩铭出生于1991年,作为一名在港乡亲,始终怀着对家乡鹤山的深厚情谊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切愿望。

冯浩铭毕业于暨南大学、巴斯大学、考文垂大学,取得了建筑学、工程管理、建筑管理与BIM等多学位,在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学识。同时,拥有土木工程师学会研究生会员(GMICE)、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会员(MCIOB)、建造业议会认证BIM经理(CCBM)等专业资质。

在香港,冯浩铭参与了将军澳—蓝田隧道、第三跑道客运廊、粉岭绕道项目、自动旅客运输系统及行李处理系统隧道工程等众多重大建设项目。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冯浩铭回到鹤山创业,成立了运输公司并运营鹤山中旅港澳直通车项目。这一项目搭建起了港鹤两地人员往来的便捷桥梁,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居民的商务出行、探亲访友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创业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鹤山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暖心的政务服务。冯浩铭表示,将运用好自身的在港资源优势,推动鹤山与香港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人才交流等多领域的深入合作,为家乡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鹤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唐琛

唐琛

唐琛:以生为本扣响学生心灵之门

唐琛,湖南永州人,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于2019年9月入职鹤山市第一中学,已在南山脚下深耕中学语文教育6年,任职班主任5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始终以“仁爱精勤,润物无声”为理念。在教学上,“以生为本”,扣响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语文之乐;在德育工作中,她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者”,与学生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唐琛多次荣获江门市鹤山市高中语文学科各类比赛奖项,开设“以生为本,情感教育”的语文课堂,受到学生喜爱,并收获斐然的高考成绩。

她主持鹤山市课题并结题,研究成果发表在核心杂志及省级期刊上;独创“古诗词情景式”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更喜爱传统诗词与文化。

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带领学生荣获多项赛事奖项和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在语文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一等奖。

“鹤山是一片尊重人才、成就梦想的热土。”唐琛表示,在这里,既能安心钻研教学,又能感受到“家校”协同育人的温暖氛围,而每天傍晚,大街小巷的烟火气,更让自己爱上了这座宜居之城,坚定了扎根鹤山的决心。

胡钜强(中)

胡钜强(中)

胡钜强:用仁心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胡钜强,广东鹤山人,鹤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江门市三级高层次人才。

2010年,胡钜强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返乡就业,始终扎根基层医疗一线,深耕神经外科领域十五载,以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人文情怀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作为科室的青年技术骨干,胡钜强累计独立完成神经外科手术近千例,保持着“零差错”记录。

近年,胡钜强主攻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练开展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立体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等高难度手术,尤其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及弹簧圈栓塞术方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成功构建起覆盖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方位救治体系。

2025年医院新院区启用首日,面对突发脑出血合并脑疝的18岁危重患者,胡钜强带领团队45分钟完成术前准备,主刀实施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超声吸引等精准技术,在清除60ml血肿的同时完整保留运动功能区,创造从入院到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仅用2小时的救治纪录,彰显过硬技术实力与应急能力。

胡钜强注重技术传承,带教规培医师及基层医生20余人,推动区域神经外科诊疗同质化发展,在基层岗位上创新开展“移动神经外科工作站”,定期下乡开展脑卒中防治筛查及科普讲座,近三年累计筛查高危人群3000余人次,开展健康宣教60余场,用实际行动诠释“技术温暖生命,仁心守护健康”的职业信仰。

伦永健(右)

伦永健(右)

伦永健:龟药与文旅融合的跨界创客

伦永健,中共党员,广东顺德人,一毕业便投身于乌龟养殖工作中,现担任广东福伦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秉持锐意求索的进取姿态,不断精进专业与淬炼自身能力。在鹤山市鹤城镇福伦养殖场工作期间,他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了乌龟养殖孵化成活率,在行情低迷时,运用科技技术,以机械代替人工,提升乌龟养殖场的智能化程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福伦医药近年还投资了文旅板块,成立了鹤山市福伦文旅龟博园,总投资约1.6亿元,占地面积约50亩,是岭南地区唯一以龟文化为主题的文旅博览园。福伦文旅龟博园融合中医药文化、生态休闲和亲子互动主题,传承鹤山市的非遗传统文化,弘扬乌龟与中医药的深厚底蕴,为游客打造一个集科普、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综合体。

鹤山以更低的创业成本、更优的扶持政策吸引着敢闯敢拼的年轻人,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伦永健深刻感受到鹤山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伦永健表示,“鹤山市处于珠三角2小时交通圈,文旅项目辐射人口超6000万,公司精准对接珠三角‘一老一小’人口结构特点,融入健康养生概念,探索家庭亲子、银发养生、研学教育等市场,助力侨乡文化价值提升,推动大湾区短途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采写:南方+记者 任龙

资料/图片:鹤山市委组织部

编辑 钟惠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