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阳区疾控中心(惠阳区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蔡平带队走进由惠阳区直机关工委和惠阳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的第222期《行风热线》节目,倾听民意、解答疑惑,就群众关心的基孔肯雅热疫情、狂犬病疫苗接种、饮用水水质状况及机关作风建设等问题接受群众的咨询。
在一小时的节目中,直播间共接听11位市民的来电,咨询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疫情动态、狂犬病疫苗的接种规范、儿童窝沟封闭相关问题、可食用蘑菇的鉴别方法、体重的科学管理方式、饮用水水质安全情况,以及免费与自费疫苗的选择建议及相关政策解读等。
| 热线问答:直击群众“急难愁盼”健康问题
市民张先生:我看到新闻很多地方有报道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作为居民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如果怀疑感染了该怎么办?
答: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经伊蚊传播。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关键是以下三点:一是清积水。二是灭蚊虫。三是防叮咬。基孔肯雅热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三大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近期是否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病人被伊蚊叮咬后会通过伊蚊传播给家人及邻居,为了大家的健康,一旦确诊应配合医院和社区要求做好防蚊隔离治疗。
市民严小姐: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近期收到学校通知要求学生做窝沟封闭,请问窝沟封闭一定要做吗?做了有什么好处?
答:儿童在6周岁左右长出第一恒磨牙(称六龄齿),由于该磨牙生长初期质地较柔,窝沟宽且深,容易发生食物滞留,导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留下终生龋齿。因此,六龄齿窝沟封闭对预防龋齿最为关键,也是国家预防慢性病的一项重要内容。
惠阳区儿童免费窝沟封闭工作由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牙病防治中心牵头,联合区教育局开展的一项惠民工程。学生家长以自愿为原则,根据学校提供的指引,到相关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免费窝沟封闭。
市民曾先生:近期我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有小孩发生手足口病,我家小孩现在也得了手足口病,幼儿园说暂时不能入园,我想问一般得了手足口病后,什么时候才能返园?请问我们家长该如何注意和预防呢?
答:9-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发病次高峰,近期惠阳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显示:手足口病发病数明显增加,个别托幼机构、学校也发现有手足口病的聚集性疫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如果得了手足口病,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
按照《惠州市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疫情处置指引(2023年版)》要求,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托幼儿童或者学生,应当自手足口病症状消失后1周,一般为发病后14天,请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痊愈证明,并提交给幼儿园审核,确认后方可返园返校。
| 家长应注意和预防的事项如下:
1.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
2. 增强免疫力:鼓励孩子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升体质。饮食均衡,多吃蔬果。
3. 疫苗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病例,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及时接种。
4. 日常观察:孩子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时,立即就医,确诊后居家隔离治疗,避免带病入园,减少与其他儿童接触。
市民段先生:我被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家养宠物狗抓伤,还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要打几针?
答: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保护率并非100%,仍可能存在携带狂犬病病毒的情况。所以被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猫或狗抓伤或咬伤后,还需要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但是这并不代表猫狗等宠物不用注射疫苗,按规定注射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在动物间流行和传染,降低人类被携带病毒的动物传播的概率 。
目前已获批准用于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主要有两种:一是5针免疫程序。于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二是“2-1-1”免疫程序。于注射当天注射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如国家批准新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免疫程序,则按最新要求执行。
市民周先生:现在提倡全民要控制体重,体重控制不好,慢性病的风险也增加,有什么标准吗?
答: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突破50%关口,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肥胖率达到10%。这些数字背后,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风险的激增。面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自2024年起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推动从卫生健康工作“治病”向“防病”转变,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是非常关键的。健康体重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体重指数和腰围两个指标。
市民岳先生:我住在淡水城区,有时候发现家中放出来的自来水发黄,还闻到有很大的消毒水味道,这些自来水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是如何监管的?
答:自来水有时发黄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可能与该区爆水管或开展供水管网的维修工程有关,在维修的过程中,管道内的泥沙、铁锈就会冲到管网当中,然后从部分用户的水龙头流出;二是家中水龙头使用时间过长或滤网没定期清洗;三是如果您住的地方有二次供水水池,也可能是二次供水水池长时间没有清洗消毒所造成。所以在此建议在用水的过程中发现水质变黄,可以先放水一段时间,大概是五分钟左右,等沉积水排尽以后再用水。如果发现水质持续发黄情况,可向物业或自来水公司咨询、反馈。
至于自来水消毒味比较大的问题,由于近期频繁强降雨,雨水冲刷地表物质,造成水源水受到一定的生物污染,供水单位需要加强消毒,并且按照要求在供水管网中保持一定水平的消毒剂的余量,以保证水质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因此有些用户可能会闻到消毒剂的余量在管网中发出的气味。
截至目前,我区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末梢水游离氯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惠阳区疾控中心每年按照省、市、区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每季度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对全区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开展水质采样监测,系统地掌握我区城乡饮用水水质状况,及时将监测情况上报区卫生健康局,同时通报区卫生监督所和供水单位,并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卫生。
市民文先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知的免费疫苗和推荐的自费疫苗,到底该不该打?
答: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样重要。是否接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是免费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必须接种:这是国家为保障全民健康提供的基础防护,按时接种可帮助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二是自费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按需选择:是对免费疫苗的补充,若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且孩子处于幼儿园、学校等疾病高发环境,或有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接种自费疫苗能进一步降低疾病感染风险。
市民梁先生:请问健康证如何办理,是到您单位进行体检吗?
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要求,根据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性体检等三项工作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17〕61号)要求,惠阳区疾控中心从2018年2月12日起,停止办理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业务;从2018年9月1日起,不再承担企业、单位和个人因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或其他为保证其产品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要求而委托的卫生检测以及一般性消毒、杀虫、灭菌等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从2019年2月1日起,停止职业健康检查业务。
健康证办理可前往惠阳区中医院或惠阳三和医院。职业性体检可前往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市民刘先生:现在越来越多人患甲状腺癌,是跟吃加碘盐有关系吗?
答:目前国内外权威的研究均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加碘盐与甲状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因果关系。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更主要的原因是诊断技术的进步使得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癌现在能被早期检出,以及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无论是碘缺乏还是碘过量,都会对甲状腺健康造成危害,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增加相关疾病风险。因此,科学补碘是关键。
为了保障居民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区疾控中心每年对全区至少200名儿童和100名孕妇开展盐碘、尿碘监测。历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区人群的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不存在普遍的碘过量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普通居民继续食用加碘盐,这是预防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式。但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已患有甲状腺疾病需限碘的患者),应遵医嘱饮食。
节目中,蔡平还就惠阳区疾控中心在传染病防控、免疫预防、卫生监测、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以及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向听众进行阐述。节目结束后,蔡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针对热线中市民提出的具体问题,该中心将高度重视,逐一梳理,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认真回应。以此次节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市民朋友的沟通交流,主动倾听大家的需求和建议,不断优化疾控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筑牢惠阳区公共卫生防线,用实际行动为我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
来源: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