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个月的激烈角逐,2025 年 “数据要素 ×” 大赛广东分赛 14 个赛道决赛圆满收官。10月14日上午,由国家数据局指导、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办的颁奖仪式暨誓师大会在东莞举行,现场正式吹响广东 28 支晋级队伍进军全国总决赛的号角,其中东莞有 3 个项目成功获得国赛参赛资格。
全省超 1300 支队伍竞技,东莞 33 个项目斩获省赛奖项
作为国家 “数据要素 ×” 行动计划在广东落地的重要实践,本次广东分赛围绕重点行业需求,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阳江设置 6 大赛站,开设工业制造等 13 个垂直赛道及 1 个开放性创新赛道,吸引省内外事业单位、企业、科研机构等超 1300 个优秀项目同台竞技。
赛事历经初赛、决赛两大阶段,通过线上评审、资质审查、技术验证、决赛路演等多轮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及各级别奖项 —— 一等奖 14 名、二等奖 28 名、三等奖 70 名、特色奖 223 名。国家数据局栾婕司长,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王天广,东莞市政府相关领导及大赛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团队现场颁奖。
东莞在此次省赛中表现亮眼,共斩获 33 个奖项,其中一等奖 2 个、二等奖 4 个、三等奖 7 个、特色奖 20 个,3 个优秀项目成功突围,将代表东莞征战全国总决赛。
在东莞晋级国赛的项目中,《“五级三方”——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 构建高水平安全生产新格局》凭借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成为焦点。据该项目负责人、数鹏通(LinkCM)科技总经理刘翔 介绍,针对东莞 14.5 万家重点监管工贸企业与仅 300 余名监管人员的 “监管矛盾”,该项目通过汇聚市场监管企业注册数据、公安 “2 标 4 实” 标准地址库数据、企业物联数据及视频监控数据,实现重点监管企业 “底数清、情况明”,精准锁定每日巡查目标。
同时,项目借助系统智能研判,将危化企业每日产生的 18 万余条预警数据(涵盖压力、液位、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指标)筛选至 1600 余条高风险信息,再联动企业、监管部门、出租业主 “三方” 形成共管机制,破解人工处理效率低的痛点。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助力东莞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超 40%、死亡人数下降超 30%,并实现 “一级建设、多级应用”,为全市 32 个镇街、社区及 14.5 万家企业节省大量投资,目前已在广东潮州、新疆、山东等地推广。刘翔表示,项目团队此前曾有项目获得全国第五名的佳绩,此次对冲击国赛充满信心。
除东莞项目外,本次广东分赛涌现的优秀项目均以 “数据解决方案” 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痛点:医疗健康领域,有项目构建医药研发高质量数据集治理体系,反哺 AI 模型训练,实现 AI 数据处理准确率超 98%,药物早期研发时间缩短 50% 以上;工业制造领域,有项目针对空调行业数据应用难题,提出 “数据全样本高保真采集 + 边缘智能底座” 方案,将故障响应时间缩短 60%、运维效率提升 50%,有力推动 “数据要素 ×” 行动计划在广东落地见效。
东莞数据要素场景加速落地,3684 家数据企业构建产业生态
在数据要素场景落地与产业发展方面,东莞正持续发力。东莞市数据要素产业协会会长、东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有限公司(简称“智数公司”原“数字集团”)总经理曾凯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作为协会的会长单位和东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专业国企担当,智数公司积极推动东莞智能制造,联合华为等企业打造底层基础大模型,深入企业车间完成调试部署,形成 20 个大类、60 个小类的中小企业专属模型,覆盖电子、五金、生物制药等制造领域,助力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仓储等环节问题,推动 “东莞制造” 向 “东莞智能制造” 转型。
活动现场,东莞数据产业图谱发布,为数据产业发展明晰 “路线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东莞共有数据企业 3684 家,涵盖数据资源企业 416 家、数据技术企业 314 家、数据服务企业 49 家、数据应用企业 2922 家、数据安全企业 20 家、数据基础设施企业 29 家。
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张志云现场介绍,东莞正以获批全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为契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市政府一号文精神,构建以南城数据产业集聚区、万江数据标注基地、松山湖华为鸿蒙数据技术策源地、滨海湾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为引领,各镇街(园区)多点布局、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现场同步举行数据产业集聚区共建企业签约,从产业规划落地、实体载体建设、多方协同联动等维度,为数据产业项目落地搭建实体支撑平台。
专家:东莞数据产业未来可期,需深化人工智能与数据融合
活动现场,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负责人朱立锋对东莞数据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广东分赛参赛队伍超 1300 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东莞不仅承办 14 个赛道中的 4 个(数量最多),更凭借制造领域的突出特色斩获 30 多个省赛奖项 —— 其项目已将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深度嵌入产业提质增效,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朱立锋表示,东莞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市政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本地大数据协会的组织推动。未来,建议东莞依托 “制造大市” 优势,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作用,紧抓 “工业智能体元年” 机遇,深化人工智能与数据的融合,持续提升制造业质效,擦亮 “东莞制造” 全国名片,助力数据要素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