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讯成双。10月8日上午,兴宁市水口镇“堤路结合”工程、水口镇洋槐村黄转青大道同日举行通车活动。这两项备受瞩目的民生工程,不仅破解了水口交通瓶颈,更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实践,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堤路结合”通车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大家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条民生之路的建设历程充满艰辛,是历届党委、政府精心谋划、持续攻坚、久久为功的成果。面对征地拆迁难题,镇村干部积极践行“周二上门去”,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群众心声,做通群众思想工作;面对资金筹措、技术难题等挑战,紧抓典型镇建设机遇,积极向省水利厅争取,主动对接中铁四局,将原单一防洪工程调整优化为集交通、防洪、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实现了安全与民生效益的最大化。这项工程的通车,不仅缓解了圩镇交通压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绿道,同时更为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要素流动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力夯实了“百千万工程”在水口落地见效的硬支撑。
同日通车的洋槐村黄转青大道,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的又一典范。这条道路的建成,凝聚了广大乡亲和村民的深厚情谊,众多乡亲、群众慷慨解囊,其中黄转青先生捐资41万元,累计收到捐款90余万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乡亲情系桑梓、造福乡里的责任担当。
这条道路的贯通,进一步完善了洋槐村的交通基础。它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更为洋槐村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洋槐村的振兴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两项工程的同步通车,是水口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乡村启新程,水口镇将以两项工程通车为新起点,乘势而上,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谋划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更公平惠及水口百姓,全力将水口建设得更美丽、更繁荣、更和谐,为奋力再造一个新兴宁贡献水口力量。
据悉,近年来水口镇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聚焦民生项目,完成S228线与南京路连接线道路硬底化建设,打通了南京路至水宋路交通瓶颈;新增200多个临时停车位;完成美丽河道、生态小公园等项目,不断完善圩镇基础设施,提升圩镇辐射和承载能力。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黄丽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