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健康胡航:打造国际医疗“湾区名片”|湾区观进博

作者 严慧芳;刘泽军;梅子仪 2025-11-15 21:13

与广州带路医疗服务公司签署驻孟加拉国医疗服务中心共建项目;与AXA安盛达成战略合作打造跨境健康解决方案……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上,复星健康的国际化布局引人关注。复星健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航接受南方+《湾区观进博》采访时,深入阐述了公司发展国际医疗服务的战略思考。他认为,当前是开拓跨境医疗市场的关键时机,在政策助力下,复星健康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打造国际医疗的“湾区名片”。

06:51

(复星健康胡航:打造国际医疗“湾区名片”|湾区观进博,时长共6分51秒)

复星健康胡航:打造国际医疗“湾区名片”|湾区观进博

市场机遇:跨境医疗正逢其时

复星健康自疫情后便开始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跨境医疗。“通过对东南亚、南亚、中东及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地区存在人口结构变化、疾病谱系转变以及医疗资源供给不均等问题,特别是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等国,其每千人医生数量显著低于亚洲平均水平。”胡航介绍,以印尼为例,当地每千人医生数不足1人,而粤港澳大湾区达到2.4-3.8的配比,优势明显。

“复星健康在国内拥有18家医疗机构,尤其在大湾区布局了优质资源。我们认为,凭借国内医疗机构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以及对疾病与健康管理的整体优势,现在正是发展跨境医疗的绝佳时机。”胡航强调。

此外,国家近期出台鼓励入境消费的政策中首次提及“鼓励入境医疗”,广东省也在积极遴选国际医疗示范医院,均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借力政策:实现技术同步与可及

在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等政策,为全球先进医疗技术同步和跨境医疗的发展充分赋能。胡航透露,复星健康旗下的佛山禅诚医院和深圳恒生医院均为“港澳药械通”定点医院,同时广州禅诚医院和珠海禅诚医院也在积极争取成为第四批的“港澳药械通”定点医院。

依托“港澳药械通”平台,上述两家医院积极开展国际创新药械引进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引入46个国际创新药品与医疗器械批件,覆盖冠心病、房颤、骨质疏松、软骨再生、乳腺肿瘤、重度耳聋等重大疾病领域,累计服务患者逾千人。

本次进博会上,两家医院与科利耳、安斯泰来、碧迪医疗、赛生制药等国际领先药械企业分别达成合作,持续拓展“港澳药械通”政策效益,助力中国患者同步享受全球前沿医疗成果。

“这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的极佳政策。”胡航指出,“港澳药械通”使得国际先进的药械能够几乎与港澳地区同步在大湾区内地医院使用,让患者无需远赴海外即可享受到国际前沿的治疗方案。他举例称,在心脏、骨科、人工耳蜗、肿瘤治疗等领域,均已引进了多项先进药械。同时,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港澳药械通”项目被纳入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支付门槛。

核心优势:硬实力与软服务双轮驱动

谈及复星健康在发展国际医疗中的独特优势,胡航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强大的产业链与前沿技术装备。背靠复星集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厚积累,复星健康能够敏锐捕捉并快速引入全球创新技术与设备。“我们旗舰医院佛山禅诚医院已配备了第六代射波刀、CAR-T细胞治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国际尖端设备,并在肿瘤、骨科、心脑血管等优势专科上形成了拳头产品。”胡航介绍。

发展国际医疗,还需要完整的产业服务生态。胡航强调,与国内的医疗更多偏向民生属性不同,国际医疗具有鲜明的产业属性。复星健康注重与保险公司、旅行公司等上下游伙伴紧密合作,为海外患者打造涵盖前期咨询、行程安排、境内治疗、便捷支付及术后康复的“一站式”无缝链接服务闭环,极大提升了就医体验。

此外,跨境医疗的人性化的服务也必不可少。“我们非常注重尊重不同国家海外患者的饮食习惯、文化信仰等方面,配备了清真餐厅、祷告室的设施,从更多细节上满足海外患者的就医服务需求,让他们感到安心和受尊重。”

未来布局:“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奔赴

“引进来”的同时,复星健康也在不断探索“走出去”的路径,通过“双向奔赴”的战略规划,构建完整的海外医疗能力。

在“引进来”方面,复星健康正持续深化与安盛、保诚等国际保险巨头的合作,推动跨境直赔等支付便利化措施,消除海外患者的后顾之忧。

在“走出去”方面,公司已迈出实质性步伐。胡航介绍,复星健康已在印尼设立分公司,并与孟加拉等国签约合作。其核心不仅是输出具体的医疗服务或技术,更是深度参与合作国家的医疗能力建设。

“我们正在积极建立医生培养和能力提升计划,邀请海外医生来华交流学习。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在重点合作市场投资或建立差异化医疗机构,旨在为患者来华就诊前提供检查服务,以及为回国后的患者提供延续性医疗和康复服务,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胡航透露,此项工作正在多个合作市场积极推动中。

挑战与展望:品牌塑造与技术创新是关键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胡航也坦言,当前跨境医疗仍面临挑战,主要在于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相比新加坡、泰国等较早布局国际医疗的国家,中国医疗机构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品牌认知度仍需时间积累。”

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国家持续推动生物医学创新,更多先进技术将在中国畅通无阻地落地。我们相信,凭借不断提升的治疗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时间的沉淀,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患者选择中国,选择复星健康,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采写:南方+记者 严慧芳 梅子仪

视频拍摄:付宗亮

剪辑:伍颖琳

海报:刘泽军

编辑 欧旭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