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场演练超燃,现场视频来了!志愿传温情,专业护平安

作者 龚春辉;吴静涵 2025-10-23 07:00
01:37

广东这场应急演练超燃!志愿传递温情,专业守护平安

多艘冲锋舟组成编队在水面穿梭,到达指定水域集结;无人机迅速升空,确定落水群众位置后,定点投放救生圈……10月22日,一场贴近实战、紧张有序的水域救援专项演练在广州番禺大夫山志愿服务主题公园举行,检验参演救援队伍的快速响应、协同配合和专业救援能力。队员们以矫健的身手、默契的配合,展现出应对水域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

实战砺剑筑防线,备战提能显担当。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到来之际,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广东省红十字会联合开展“喜迎十五运,志愿助安全”——2025年广东省应急志愿服务演练暨应急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以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为目标,提升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实战能力,进一步筑牢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应急保障防线,为赛事的圆满举办保驾护航。

“志愿红”让安全底色更亮

应急志愿服务是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社会力量、共筑安全防线的重要方式。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24支专业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分组参与了水域救援、山地搜救、现场救护等演练科目。

“十五运的大幕即将拉开,这是对我们应急志愿服务力量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们践行初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契机。”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投身救援事业20余年,参加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救援行动。在他看来,参与十五运会保障工作,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应急志愿者不仅有热情,还要有专业的技能和良好的纪律意识。

石欣介绍,深圳公益救援队已参与280余次大型群众体育赛事保障,累计处置各类受伤和突发事件超6000起,为超过300万名运动员提供安全护航。他呼吁,广大应急志愿者继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专业技能,以服务社会的初心践行志愿精神,加强协同配合,在十五运的保障中,用专业守护平安,用志愿传递温暖,共同为广东争光,以“志愿红”助力打造十五运的安全底色。

退役不褪色,危难显担当。中山市拥军支前红旗服务队队长孙宏宁是一名从军12年的退役老兵。“这些年的经历让我坚信,应急救援就是退役军人续写忠诚与担当的新阵地。”他说,从“浪花白”到“志愿红”,改变的是身份与着装,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忠诚与担当。

孙宏宁表示,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对应急志愿服务水平的一次实战考验。他呼吁,作为退役军人应急志愿者,更应走在前、作表率,把军人特有的过硬作风、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充分展现在演练场上、融入到社区服务中、践行在十五运保障一线,继续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贡献力量。

推进应急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对发展应急志愿服务提出要求。广东作为中国现代志愿服务主要策源地,早在2010年省政府就先后出台应急志愿者队伍组建方案、应急志愿者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全省应急志愿服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年来,1400多次出发,这是我们交出的答卷。”珠海民安救援队队长李京安介绍,该救援队2014年8月完成注册登记,实现了从志愿热情到专业组织的蝶变。今后,将继续恪守“防灾、减灾、救灾”使命,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提升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对十五运会的举办,李京安充满了期待。他介绍,珠海民安救援队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对志愿者等群体进行安全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助力提升赛事期间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是应急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后,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登记管理、应急值守、培训演练、安全保障、集结出动等制度,强化协同,提升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救援的响应度和处突效率,推动民间应急志愿服务融入全省应急救援体系。

南方+记者 龚春辉 见习记者 吴静涵

通讯员 岳舍

编辑 董晨晨
校对 谢日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