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李绍中:​洞察技术变革,坚守教育初心

佛山来论 2025-07-08 07:36

本期主题:职教数字化变革

近日,职业院校全光网络创新研讨暨建设指南发布会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现场发布了佛职院F5G全光校园示范点与《职业教育数字校园F5G全光网技术应用与设计指南》。

数转智改是佛山制造业的“必答题”。作为数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的职业院校,如何更好推进数字化变革,培养数智化人才?本期来论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此深入探讨,敬请垂注。


洞察技术变革,坚守教育初心

文|李绍中

近年来,随着智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发展,教育的方式和工具可谓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何为,教育何为?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如何既充分发挥技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作用,又把控教育的本质呢?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省高度重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化应用工作,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东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建设,建设诸如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等一批数字化标杆学校,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目前,广东省共立项建设20所高职教育信息化数字标杆学校、16所中职教育信息化数字标杆学校。

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的院校中,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下称“佛职院”)通过引进第三方合作,正积极推行F5G(即第五代固定网络)全光网络创新改造,积极赋能智慧校园建设,在数字化层面实现“弯道超车”。这次也为省内一些地区的职业学校硬件升级改善提供了参考价值。

对于佛职院而言,此次F5G全光网络改造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实践,为智慧教学、虚拟实训、远程协作等场景提供了坚实支撑。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之变,更新的不仅是技术,也包括了教育理念。未来教育(职业)的培养,定是以培养具有高技能、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数字时代改变了人展现自我、沟通和建立连接的方式,因此,未来教育的特征是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的融合,是人机协同的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围绕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塑造教学,关注每个个体的学习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人工智能变革的背景下,教育也应当继续坚守其初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无论技术如何更迭,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学会共处与创造,始终是教育的初心与归宿。

AI技术的应用虽然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但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仍然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路径。只有坚持产教融合,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始终贴近行业前沿,培养出既懂技术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广东省职业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委员会主任、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

本期统筹:黄艳姿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