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深读丨阳春: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罗天 2024-09-11 08:00

教育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响着当地的营商环境,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人才支撑。

阳春市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1925万人,下辖15个镇、2个街道,309个行政村、42个社区,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翻开阳春市的“教育地图”,中小学校数量众多,其中既有“老牌学校”,也不乏“后起之秀”。如此多的学校,对优秀教育人才的渴求可想而知。

如何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教育人才引育新路?“以‘来了就是阳春人’的情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广招教育英才,让每一位来阳春的教师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坚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加快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完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和教师发展体系。

近年来,阳春市印发了《阳春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阳春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该市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健全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把党员培育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发展成党员;该市主动出击招引高层次人才,聚教育英才而善用之;各类名师工作室亮点频现,成为培养骨干教师的“摇篮”……

如今,阳春市“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教师队伍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借助人才振兴的东风,阳春市先后获评广东省教育强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广聚天下教育英才

引进高素质、高学历教育人才,为阳春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今年以来,阳春市两次到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举行引进高层次人才见面会,主要面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双一流”院校本科毕业生进行招才引智,取得良好成效。

“阳春市主要招聘哪些科目、哪些年级的教师?”“阳春市对硕士研究生有什么待遇政策?”“阳春市对新入职的教师有什么培养计划和发展规划……”见面会现场,许多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纷纷前来咨询,阳春市用人单位详细介绍阳春发展情况和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阳春市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等单位负责人来到现场,拿出最大的诚意,就应聘者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解答。

据悉,两次高层次人才专场见面会活动共达成教育类人才聘用意向33人。近年来,阳春市高度重视教育人才招引工作,把教师视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教师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教师发展政策,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建强教师人才队伍,关键在于注入“源头活水”。阳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大教师招聘力度,2023年以来公开招聘教育专业技术人才700多名,推动阳春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阳春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阳春一中”)是今年阳春市引进教育专业技术人才的重点单位。目前,该校有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67人,特级教师、省市级名师共8人,学科带头人2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6人,省市级名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8个,校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15个。

“依托招才引智机制,我们今年已引进7名专业教师,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该校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试讲、答辩、洽谈等环节,许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被阳春市优美的城市环境、高效的服务、良好的成长平台吸引,深切感受到阳春对优秀教师的求贤若渴。

吴庆格是2023年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进入阳春一中工作的新教师之一。“虽然我不在阳春长大,但我的故乡在阳春,对这里很有感情。”吴庆格说,她来到学校后,学校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还为她安排了老教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让她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我们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宿舍、食堂,并借助学校工会广泛开展关爱教师活动。”学校主要负责人介绍,学校除了在生活上对教师关怀备至,还建有3D电影播放厅、卡拉OK室、体育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名师储备人才沙龙、教职工团建等活动,尽最大努力在福利待遇、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对教师成长成才给予支持。

阳春市加大对高层次教育人才的补贴,按照阳江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和阳春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做好人才认定和待遇落实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安家费、生活补贴、子女入学优待等;对学校教职员编制进行全面动态调整和统筹管理,优先保证教师招聘的编制使用,满足新增教育资源的结构性需求;全面落实教师和公务员工资待遇“两相当”,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

一系列举措下来,阳春市以“敢为人先、敢下本钱”的决心信心,激活了人才储备“一池春水”,打造出一支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阳春市教师人数超过1万名(含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170名。

据悉,与2019年相比,阳春市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大幅优化,本科以上学历提升了29.8%,平均年龄下降了3.6岁,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师实现翻倍,名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年轻化、高素质、专业化趋势明显。

锻造一流教师队伍

为全面提升新入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8月19日,2024年阳春市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在阳春一中举行,全市345名新入职教师将接受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

开班仪式要求,全体新教师要深刻认识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履行职责,争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用爱和责任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阳春找到归属感。

本次培训分为集中面授及校本研修两个阶段。集中培训既有高校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又有一线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分享,还有名师传授教学经验等。开班仪式还举行了新教师入职宣誓,教师代表作了发言。

培训后,许多新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向课堂要效率、向教学要质量,为阳春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能够成为阳春的新教师,我感到非常荣幸。”参训新教师刘翠莹说,她会积极向前辈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参训新教师郑康荻也表示,希望今后为阳春的教育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我们积极搭建教师培训培养平台,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培养全面多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助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阳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教师人才“引得进”,更要“用得好”,善用教师、培育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阳春市坚持“点面”结合,抓好“三个突出”,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首先,在“面”上突出抓好全员轮训,该市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有计划开展教师全员轮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其次,在“点”上突出抓好骨干教师培养,每年精心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阳江市、阳春市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班,对骨干教师成长进行“跟踪式”管理,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2023年以来,阳春市扎实开展“人才领航”教师培养工程,成立“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共20个,形成人才引领、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该市制定了《阳春市教研科研五年工作规划方案(2021—2025)》,指导学校做好教科研课题申报、教学研究等活动,推动阳春市教研员主编《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人教版一上)》教师教学用书,以研促教、以研促训。阳春市还制定了《阳春市校际结对教研交流活动方案》,成立12对校际教研小组,由城区学校优秀教师送教、送讲座到山区薄弱学校,实现城乡结对学校资源共享。

2023年以来,阳春市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成立了“阳春实验小学—三甲镇”“春城街道第一小学—松柏镇”“阳春市实验中学城乡教育共同体”“阳春市逸夫小学城乡教育共同体”等4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师资队伍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教师双向交流,对进一步推动成员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阳春市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区域研训课程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以教师发展为主线,以评价激励为保障,大力开展教师人才培育各项行动,推动教师队伍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接下来,阳春市将从打造专业化校长队伍、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全力锻造教育一流教师队伍,为阳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阳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进一步加大后备校长培养力度,推进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党建引领人才振兴

走进位于东湖之畔的阳春一中,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备,无不彰显着阳春这一“老牌学校”的历史积淀。阳春一中是全国中小学体育示范校、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阳江市普通高中教学成果先进集体卓越贡献学校、阳江市重点学校。

据了解,该校现有教职工491人,其中党员188人。该校党委下设八个党支部,被评为“阳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阳江市党建工作示范校”。

“党建引领是有效提振教师队伍精气神的重要‘法宝’。”阳春一中副校长谢天益介绍,近年来,该校进一步把党员培育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发展成党员。

2024年以来,阳春一中党委加快实施“123+1+N”工程,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以“六大工程”(即强师工程、强基工程、培优工程、与名校结对工程、青苗工程、三园工程)为抓手,实现“一增长、二突破、三提升”的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该校广泛开展党务工作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教师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成立了党建引领工作专班,多次开展“党员示范课”等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建促教学效果;阳春一中还建设了占地600平方米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党建长廊、党员活动中心、党员会议室、国防教育基地等场所,这也成为该校强化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

今年5月,阳春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召开2024年阳春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进一步规范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有序推进中小学党组织换届工作,全面加强落实学校党组织工作全覆盖;阳春市健全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头雁工程”,选好配强中小学校领导班子,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同时,着力强化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创建“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成阳江市第二批党建示范校8所,设立党员教师示范岗,推广“党员示范课堂”,并采取“党建+业务”“党建+德育”“党建+教学”等模式,推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阳春市以党建强素质、以培育促提升,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勃发新气象,为阳春建设教育强市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线实践:从外地教师成长为副校长

从2009年偶然间在网上看到阳春一中的校园照片并被深深吸引,到成长为阳春一中的副校长,谢天益一路走来用了15年。这15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历任教研组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等职务,个人的事业和能力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当时,我的第一印象是阳春这里的教育理念很有新意。”谢天益介绍,他在应聘过程中,与当时阳春一中的负责人一聊就是2个多小时,他们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情况、学科发展一直聊到未来发展,“很投缘,很有收获,这是我最受吸引的地方。”

当时,1972年出生的谢天益已经在湖南省的一所县级高中工作了16年,生活和工作都十分稳定。但当他来到阳春实地走走看看后,还是被这里的青山绿水、被学校的求贤若渴所触动。“虽然当时的待遇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并不算高,但我觉得这里的教师发展前景才是我最看重的。”谢天益说。

谢天益入职后,学校在食宿等生活各方面都给予了他有力支持,让他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教学。学校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让他获得足够施展才华的平台。第一年,谢天益负责带高一新生;第二年,展露教学能力的他被学校委以重任,负责高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兼学科组长;经过多年的培养,谢天益从一名外地教师成长为阳春一中副校长,不断追求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的待遇也越来越好。”谢天益说,除了工资待遇的提升外,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阳春的中小学校教师积极“走出去”与广州、深圳等各地高校、中小学校开展交流活动,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谢天益来到阳春的第二年,他的妻子也通过了阳春市的教师招聘程序,来到阳春一中与他成为同事。“阳春给了我成长成才的舞台,我在这里很安心。”谢天益说,未来,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为阳春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林越海

编辑 彭正子 张会玲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